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全年目录文章

    电化学(中英文)2000 Vol.6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微系统与电化学
    田中群,孙建军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9.  
    摘要2078)      PDF(pc) (378KB)(1448)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微系统的涵义、发展和主要特点。通过列举并讨论电化学在微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微系统在电化学中的可能应用 ,阐明作为纳米科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系统的兴起将在二十一世纪为电化学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2)
    2. 聚苯胺的电化学现场ESR-电导同步测量
    庄林, 周琴, 陆君涛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0-16.  
    摘要2251)      PDF(pc) (370KB)(1355)    收藏
    本论文工作通过设计新型的电解池 ,首次实现了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现场ESR_电导同步测量 .从获得的聚苯胺ESR信号及膜电阻随电极电势变化的精细图象看出 ,极化子晶格的形成与消亡决定了聚苯胺的导电行为 .从不同电势下聚苯胺的ESR饱和行为也得到Curie自旋与Pauli自旋相互转化的新证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3. 酸性溶液化学镀Ni-P-B合金及结构性能表征(英文)
    蒋太祥, 吴辉煌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7-24.  
    摘要2749)      PDF(pc) (165KB)(2065)    收藏
    联用次亚磷酸钠和硼氢化钠两种还原剂 ,从酸性镀液中沉积出不同硼含量的Ni_P_B镀层 ,并用原子力显微镜、X_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动电位扫描等实验技术对其镀态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 ,镀液中硼氢化钠含量对沉积速度影响不大 ,但能显著影响镀层的化学组成。硼的共沉积使镍晶格点阵产生扭变 ,导致镀层晶粒增大 ,表面粗糙 ,颗粒分布不均匀 ,并使镀层由非晶态向微晶结构转变 ,且微晶成分随镀层中硼含量的增加而增多。Ni_P_B镀层的硬度随镀层中硼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镀层的硬度 ,且服从沉淀硬化机理。在 3.5wt%NaCl和 40wt%NaOH两种介质中 ,Ni_P_B合金的耐腐蚀能力优于Ni_P合金。镀层中硼含量越高 ,其耐腐蚀能力越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4. 酸性溶液中过渡金属及合金纳米薄膜电极的异常红外效应研究
    孙世刚,郑明森,卢国强,蔡丽蓉,陈声培,肖晓银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25-30.  
    摘要2245)      PDF(pc) (118KB)(1168)    收藏
    以循环伏安方法在玻碳载体上制备纳米级厚度的过渡金属 (Pt,Pd ,Rh ,Ru)和合金 (PtPd ,PtRu)薄膜电极 ,并运用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CO的吸附过程 .发现所制备的纳米薄膜电极均具有异常红外效应 ,即与本体金属电极相比较 ,吸附在纳米薄膜电极上的CO分子的红外吸收被显著增强 ,并且红外谱峰方向倒反 .本文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异常红外效应是一种新的、普遍的现象 ,主要取决于过渡金属或合金膜的结构和厚度 .对异常红外效应的深入认识 ,不仅将推动红外反射光谱及界面电化学理论的发展 ,而且将在表面和界面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5. 卤离子溶液中邻香兰素邻苯二胺对铜的缓蚀作用
    马厚义, 陈慎豪, 全贞兰, 牛林, 李淑兰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31-39.  
    摘要2600)      PDF(pc) (160KB)(1215)    收藏
    应用恒电位稳态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希夫碱—邻香兰素邻苯二胺 (V_oPh_V)在中性NaCl或NaBr溶液中对金属铜阳极溶解和腐蚀的缓蚀作用 .通过比较铜在空白溶液与含有V_o_Ph_V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V_o_Ph_V的缓蚀机制 .此外还研究了V_o_Ph_V自组装膜在Na Cl溶液中对铜腐蚀的缓蚀效应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6. 喷雾热蒸发碳膜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英文)
    张树高, Donald M.Schleich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40-44.  
    摘要2183)      PDF(pc) (222KB)(1002)    收藏
    以有机热解碳 (石墨 )为原料 ,用喷雾热蒸发法制备了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碳膜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法测试了所获碳膜的电化学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 ,在第一循环周期中存在一个还原峰 ,该还原峰对应在电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 ;当充放电电流大小合适时 ,容量和X值都较大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 ,可以认为所获得的碳膜能用作电池负极以相对测试其他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组氨酸和碘代组氨酸钴氧合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张翼,王吉德,岳凡,张校刚,宋启军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45-50.  
    摘要2193)      PDF(pc) (254KB)(1328)    收藏
    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组氨酸钴和碘代组氨酸钴配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合过程 ,通过与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的研究比较 ,探讨了以循环伏安法研究这两种配合物的氧合过程的可行性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8. 4 ,5-二取代-1 ,2-苯醌的电化学合成及反应机制
    卜宪章, 肖桂武, 马林, 何星存, 古练权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51-56.  
    摘要2471)      PDF(pc) (192KB)(1537)    收藏
    邻苯二酚在不同亲核试剂存在下经电解氧化 ,一步合成了 4,5_二取代_1,2_苯醌类化合物 ;对电解氧化_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9. MCFC隔膜用γ-LiAlO_2 粗细匹配料制备研究
    林化新, 衣宝廉, 孔连英, 张恩浚, 周利, 王凤霞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57-64.  
    摘要2279)      PDF(pc) (312KB)(1115)    收藏
    用高温反应法制得γ_LiAlO2 粗料 .另用氯化物法先制得α_LiAlO2 细料 ,此细料在 90 0℃焙烧几小时 ,它首先转化为中间过渡型 (无定型 ) ,进而再转化为γ_LiAlO2 超细料 .其粒度 <0 .18μm ,BET比表面积 >43m2 /g .用带铸法把以上γ_LiAlO2 粗细匹配料制得MCFC隔膜 .用此膜组装的电池性能较高 ,在 2 0 0和 30 0mA/cm2 放电时 ,电池输出电压分别为 0 .85V和 0 .75V时 ,功率密度高达 2 5 0mW /cm2 等 .用匹配料制得膜性能明显优于用单一粗料制得的膜 .粗细料制备工艺过程和匹配是成功的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钴的添加形式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原鲜霞, 王荫东, 詹锋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65-71.  
    摘要2536)      PDF(pc) (283KB)(1700)    收藏
    研究了钴元素分别以Co ,CoO ,Co +CoO三种形式作为添加剂并分别以与Ni(OH) 2 用机械混合的方式添加到电极活性物质中时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对于机械混合的添加方式 ,Co ,CoO和Co +CoO三种形式的钴添加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镍电极的性能 .其中 ,当钴以CoO的形式添加时镍电极的性能最好 .这是因为三种形式的添加剂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活性物质Ni(OH) 2 的结构、增强了电极中质子的传输能力 ,从而提高了镍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强化了镍电极的析氧极化 ,并提高了镍电极的充电效率 ,其中CoO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1)
    11. 铱钽钛金属氧化物阳极的电化学特性
    王廷勇, 许立坤, 陈光章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72-77.  
    摘要2692)      PDF(pc) (137KB)(2666)    收藏
    采用热分解方法在钛基体上制备铱钽钛金属氧化物阳极 ,用扫描电镜对阳极涂层显微形貌进行分析 ,通过强化电解寿命试验、开路电位测试、消耗率试验及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金属氧化物阳极的电化学性能 .SEM分析结果表明铱钽钛金属氧化物阳极涂层呈现多孔多裂纹形貌结构 .随阳极涂层组成不同 ,涂层显微形貌表现出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直接影响阳极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铱钽钛金属氧化物阳极在酸性介质和海水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 .此外 ,铱钽钛金属氧化物阳极在海水中的消耗率很低 ,属于不溶性的阳极材料 ,作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用辅助阳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
    12. 薄膜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研制及性能考察
    张义煌,董永来,江义,卢自桂,闫景旺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78-83.  
    摘要2580)      PDF(pc) (269KB)(2022)    收藏
    用一种廉价的湿化学方法 ,在Ni_YSZ阳极基膜上制备出致密的YttriaStabilizedZirconia(YSZ)薄膜 .薄膜的厚度约为 10 μm ,致密均匀 ,无裂纹等缺陷 .以Ni_YSZ阳极基膜 ,YSZ薄膜和锶掺杂锰酸镧阴极 (LSM )组装的SOFC单电池 ,在 80 0℃下功率密度达 0 1W /cm2 .研究分析表明 ,YSZ薄膜的IR降 (包括电极 /YSZ薄膜的接触电阻 )较小 ,不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大的阳极过电位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13. 阴极间接电氧化——二甲基砜的有机电合成 (Ⅰ )
    顾登平, 王瑞芝, 张宏坤, 张雪英, 李玮, 崔宝秋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84-88.  
    摘要2667)      PDF(pc) (213KB)(1651)    收藏
    本文建立一种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 ,以WO52 -/WO4 2 -催化阴极还原生成的H2 O2 ,间接氧化二甲基亚砜 (DMSO) ,得到产品二甲基砜 :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生成二甲基砜电流效率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电流效率大于 70 % ,母液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阴极保护和缓蚀剂技术联合保护成膜的阻抗谱研究
    赵永韬, 吴建华, 钱建华, 于辉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89-94.  
    摘要2437)      PDF(pc) (265KB)(1211)    收藏
    本文应用电化学阻抗谱 (EIS)研究了 90 7A钢在海水中受到阴极保护的同时 ,添加多元醇磷酸酯类缓蚀剂 ,其表面膜层变化的情况和缓蚀机理 ,对膜层在海水中浸泡的破损过程也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缓蚀剂和阳极保护相互促进成膜 ,与成膜过程相对应的EIS变化清楚地显示膜层的变化 ,这种膜层是多层膜结构 ,有良好的持久性和耐蚀能力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5. 碳酸铅制备铅酸蓄电池电极的研究Ⅱ.涂膏式电极的制备
    戴忠旭, 汪的华, 柯豪昊, 邹津耘, 周运鸿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95-101.  
    摘要2717)      PDF(pc) (176KB)(1555)    收藏
    由PbCO3 、添加剂和硫酸溶液分别混合成正、负极膏 ,制成涂膏式铅酸蓄电池电极 .研究了不同化成方法和充放电条件对电极放电容量和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正极以 2 .0mA/cm2 化成后 ,在同一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时 ,其性能优于较高电流密度化成的电极 ,活性物质利用率达 74.4% ;以不对称方波电流化成的负极 ,其活性明显高于恒电流化成负极的活性 .这种电极在 2 .0mA/cm2 放电条件下 ,活性物质利用率达 90 %以上 .文中还讨论了由上述正负极组成的简单模拟电池的放电行为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16. 乙二醛电氧化制备乙醛酸
    陈银生, 张新胜, 胡军, 戴迎春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02-107.  
    摘要2583)      PDF(pc) (322KB)(1914)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乙醛酸的新方法 ,采用以DSA作阳极材料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和周期性间歇操作方式 ,研究了乙二醛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电流效率(CEa)和乙醛酸收率 (RSa)的影响 ,得最佳电解条件 :反应温度 30~ 40℃ ,电解液流速 1.4m/s,电极电流密度 45 0A/m2 ,乙二醛初始浓度 (wt%以下同 ) 9.1%~ 16 .0 % ,盐酸初始浓度 4%~ 6 % ,在此条件下电解乙二醛 ,乙醛酸收率 91.1% ,电流效率 80 .0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0)
    17.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薄电极制备技术的研究
    杨永胜,刘晶华,刘长鹏,孙公权,李长志,陆天虹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08-111.  
    摘要2488)      PDF(pc) (191KB)(1062)    收藏
    为降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PEMFC)电极中铂的载量 ,本文建立一种新的薄电极制备技术 (TEFT) ,制备了表面平滑、颗粒分布均匀的低铂载量电极 .结果表明当电极的铂载量为 1mg/cm2 ,用Nafion 117膜作电解质时 ,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 0 30W·cm-2 .系统地考察了阴极中不同PTFE和Nafion含量对PEMFC性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扶他林片中的双氯芬酸钠
    王桂芬,朴元哲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12-115.  
    摘要2274)      PDF(pc) (99KB)(1265)    收藏
    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在 +0 .6~ +1.2V(vs.SCE)范围内对双氯芬酸钠盐酸溶液进行循环扫描 ,发现在电位 0 .9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 .该氧化峰的峰电流与双氯芬酸钠的浓度 (5 .0× 10 -7~ 6 .0× 10 -6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 2 .0× 10 -6mol/L双氯芬酸钠溶液中进行 10次实验 ,该峰的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为 3.5 % .用此法检测扶他林片中的双氯芬酸钠 ,所得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一致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19.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的研究
    韩景立,刘庆国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1): 116-118.  
    摘要2044)      PDF(pc) (89KB)(1259)    收藏
    本文报道了 5磺基水杨酸苯氧基硼酸锂 (LiB(SO3 )C6H3 (O) (COO)OC6H5)的合成及其在乙烯碳酸酯 (ED) /二甲基碳酸酯 (DMC)及丙烯酸酯 (PC) /二甲基亚砜 (DMSO)混合溶剂中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5)
    20. 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研究
    李泓,李晶泽,师丽红,朱广言,陈锓,卢威,黄学杰,陈立泉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31-145.  
    摘要2807)      PDF(pc) (365KB)(3544)    收藏
    报道了作者最近在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包括纳米负极材料 (如Sb ,SnSb ,CuSn及Si) ,纳米正极材料 (如CuS)合成 ,电化学性质 ,以及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与形貌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等研究 .此外还报道了具有纳米尺度阴离子的锂盐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增塑作用以及纳米硅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受电化学锂掺杂的影响 .最后对纳米材料的本征性质与其电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意义给予了评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75)
    21. 复合聚合物修饰的粉末微电极及其对亚硝酸根还原的催化
    刘佩芳,严佳伟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46-150.  
    摘要2293)      PDF(pc) (216KB)(1094)    收藏
    本论文简述用Nafion_Os(bpy) 3 2 + /PVP复合膜修饰的乙炔黑粉末微电极 ,以亚硝酸根还原为模型反应 ,实现从复合修饰及扩大电极比表面两方面改善电极性能的思路 .结果表明 ,它同时显示Nafion_Os(bpy) 3 2 + /PVP修饰电极对NO2 -及NO+ 双重富集并再生活性粒子NO+ 、防止中继体流失、加速膜中中继体传输、改变反应途径等复合修饰电极的多种功能以及粉末微电极的高比表面、高液相传质速度以及薄层效应的特性 .与平面修饰电极及裸粉末微电极相比 ,它明显提高了酸性溶液中亚硝酸根还原的可逆性、呈数量级地提高稳态极限电流密度以及NO2 -的检测指标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22. 镉的硫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阵列的模板法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英文)
    徐士民,薛宽宏,孔景临,孙冬梅,冯玉英,陆海彦,王广厚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51-156.  
    摘要2700)      PDF(pc) (318KB)(1160)    收藏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 ,用交流电分别通过含有相应的CdCl2 、ZnCl2 、单质S、Se等的二甲亚砜 (DMSO)溶液 ,沉积CdS、CdSe以及CdxZn1-xS半导体纳米线阵列并研究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 ,当半导体纳米线的直径小于 2 5nm时 ,其吸收边相对于体相的吸收边产生蓝移 ,而且蓝移的幅度随着半导体纳米线直径的减小而增加 ,显示了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23. 甘氨酸为络合剂时钯和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化学共沉积研究
    朱侃, 吴辉煌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57-162.  
    摘要2630)      PDF(pc) (268KB)(1315)    收藏
    甘氨酸和Pd(NH3 ) 2 Cl2 组成镀液 ,用于钯和葡萄糖氧化酶 (GOD)的电化学共沉积以制备金属化酶电极、UV/V光谱实验表明甘氨酸能与Pd2 + 离子发生络合作用 ,并使镀液在一定 pH范围内具有较稳定的化学组成 .伏安法实验证实甘氨酸的存在降低了Pd的沉积电位 ,有利于防止钯氢化合物的形成 .讨论了钯和GOD电化学共沉积的合适条件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4. 金电极上电子传递促进剂作用的EQCM研究
    吴霞琴, 王浙苏, 孟晓云, 章宗穰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63-168.  
    摘要2298)      PDF(pc) (121KB)(1116)    收藏
    本文比较了L_半胱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三种氨基酸在石英晶体微天平金电极上的吸附行为 .重点考察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在L_半胱氨酸存在的混合溶液中以及事先经L_半胱氨酸修饰的金晶振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和频率响应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L_半胱氨酸修饰的金晶振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过程是一个准可逆过程 ,它同时对应于一个可逆的吸脱附过程 .初步讨论了L_半胱氨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促进机制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25. 镍钨硼合金电沉积机理及镀层微晶尺寸
    杨防祖,曹刚敏,胡筱,许书楷,周绍民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69-174.  
    摘要2340)      PDF(pc) (301KB)(1332)    收藏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Ni_W_B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微晶尺寸 .结果表明 ,在以柠檬酸铵为络合剂的溶液中 ,Ni_W_B合金沉积层较Ni_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电位阶跃i~t曲线分析表明 ,在玻碳电极上Ni_W_B合金电结晶过程遵循扩散控制瞬时成核三维成长模式 ,且随过电位的增加 ,电极表面晶核数增多 .XRD测试结果表明 ,随沉积电流密度提高 ,合金镀层微晶尺寸逐渐增大 ,说明电流密度提高将更加有利于Ni_W_B合金电结晶过程中的晶核生长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8)
    26. 检测肠毒素用酶免疫电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董飒英,刘馨苗,王远志,陈光章,吕鸣祥,田波义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75-180.  
    摘要2162)      PDF(pc) (300KB)(1143)    收藏
    应用恒电位极化法探讨了酶免疫电极的响应机理 ,通过旋转圆盘电极确定了生物电极的速度控制步骤 ,根据交流阻抗谱的分析 ,计算了各种生物电极在不同电极电位下的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7. 吸附中间物表面扩散对Pt/Nafion体系氢析出反应影响初步研究
    涂伟毅,苏磊,柳文军,吴秉亮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81-186.  
    摘要2438)      PDF(pc) (298KB)(1397)    收藏
    实验表明 ,铂黑粉末 /Nafion复合微电极的析氢超电势比同样面积的平面铂复合微电极为低 .这是由于Nafion膜与平面铂电极或者铂黑粉末形成的Pt/Nation界面之外还存在可供反应中间物扩散及进行复合反应的自由铂表面 ,这些扩散和复合反应降低了Pt/Nafion界面上电化学反应中间物浓度 ,从而降低了氢超电势 ,加速了析氢反应的速度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8. 温度对掺杂球形Ni(OH)_2质子扩散的影响
    刘建华, 杨敬武, 唐致远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87-192.  
    摘要2321)      PDF(pc) (302KB)(1223)    收藏
    应用微电极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在Ni(OH) 2 电极的阳极及阴极过程反应中 ,温度对球形Ni(OH) 2 的质子扩散系数和表观扩散活化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于Ni(OH) 2 中掺杂Co和Co +Zn后可降低其阳极和阴极过程的表观扩散活化能 ,增大质子扩散系数 ,掺Co的效果更加明显 ,而掺Zn则增大表观扩散活化能 ,降低了扩散系数 .这说明前者的掺入其作用是降低了质子扩散阻力使电极的反应活性增加、而后者的掺入则是增大了质子的扩散阻力而使电极反应活性降低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29. 塑料化薄膜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技术
    艾新平,洪昕林,董全峰,李升宪,杨汉西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193-199.  
    摘要2127)      PDF(pc) (148KB)(1338)    收藏
    通过比较不同聚合物骨架材料与增塑剂所制备的聚合物膜的性能 ,优选出合适的基质骨架材料和增塑剂 .在此基础上 ,探索了塑料化聚合物薄膜电极的工业化制造方法 ,优化了聚合物电解质隔膜与正负极极片的配比 ,探讨塑料化薄膜电极的复合方式 ,并对所制备的塑料化薄膜锂离子电池电性能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薄膜塑料锂离子电池具备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近的电化学性能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8)
    30. 地下结构物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用阳极评述
    许立坤, 王廷勇, 尤良谦, 钱荣春, 陈光章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00-205.  
    摘要2318)      PDF(pc) (232KB)(1499)    收藏
    本文分析了地下结构物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用阳极的工况环境条件 ;并对各类阳极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评述 ;探讨了埋地辅助阳极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方向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31. 离子注N对人体用金属材料在人工模拟体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郭亮, 梁成浩, 隋洪艳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06-211.  
    摘要2191)      PDF(pc) (203KB)(1202)    收藏
    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离子注N对人体用金属材料 ,SUS316L不锈钢、钴合金和钛合金在人工模拟体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影响 .自腐蚀电位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 ,离子注N后材料的耐蚀性明显有所提高 .通过X射线衍射与AES分析发现 ,材料表面有金属氮化物析出 ,其化学效应和机械隔离起到了改善电化学性能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5)
    32. Na~+对Li/改性石墨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
    黄文煌, 严玉顺, 万春荣, 姜长印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12-217.  
    摘要2140)      PDF(pc) (316KB)(1725)    收藏
    分别用普通 4A和锂化 4A分子筛两种方法去除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质体系 (EC/DEC/LiClO4 )中的微量水 ,引进不同浓度的Na+ 离子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两种情况下体系中的Na+及Li+ 浓度 ;然后于室温下恒电流充放电 ,测定利用上述两种除水方法所得电解液配制的Li/石墨电池的循环性能 .结果表明 ,小电流下充放电 ,高Na+ 浓度能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构成严重破坏 ;随着电流的增大 ,电池对Na+ 的敏感性降低 .根据对循环后的电极片进行电子扫描实验结果 ,提出了Na+ 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影响机理的电化学解释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33. 锂离子电池酚醛树脂裂解碳负极材料的研究
    唐致远,庄新国,翟玉梅,李建刚,薛建军,刘春燕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18-221.  
    摘要2276)      PDF(pc) (101KB)(1448)    收藏
    应用低温 (<10 0 0℃ )裂解商品热固性酚醛树脂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碳负极材料 .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碳材料具有非晶态聚并苯结构 .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 ,其结构逐渐规整 ,首次充放电容量下降 .热解碳材料的比容量取决于热解温度 ,并与可贮锂的纳米孔有关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电聚吡咯固定化酪氨酸酶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颜流水,魏洽,王承宜,史蓉蓉,马晓通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22-226.  
    摘要2456)      PDF(pc) (119KB)(1185)    收藏
    在应用恒电位法电化学聚合吡咯的同时 ,将酪氨酸酶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膜内 ,制成一种灵敏、稳定的酪氨酸电极 .讨论了溶液 pH值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对酶分子嵌入吡咯膜前后的SEM图和CV曲线进行了分析、比较 .该电极对甲苯酚响应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8~ 1.0× 10 -6mol/L ,最适 pH值为 6 .6 ,酶反应表观上遵循Michaelis_Menten动力学 ,表观米氏常数为 2 .2× 10 -5mol/L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35. 腐蚀介质中混凝土/钢筋界面电极电位分布的立体分析
    胡荣宗,林昌健,周香,谭建光,赵雄超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27-232.  
    摘要2494)      PDF(pc) (148KB)(1185)    收藏
    由于混凝土的隔离和高绝缘性 ,常规的电化学技术、微探针扫描技术均难于获得在腐蚀介质的浸泡下混凝土 /钢筋界面 ,特别是不同深处的混凝土 /钢筋界面的电位分布 .本文提出用阵列电极法并结合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 ,获得同一水平面上混凝土 /钢筋界面以及不同深处的混凝土 /钢筋界面的电位分布立体信息图 .结果表明 :在NaCl介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 ,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可发生并发展 ;而在Na2 SO4 介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 ,虽钢筋腐蚀一般不发生 ,但混凝土可能破坏 .不同深处混凝土 /钢筋界面腐蚀优先发生在混凝土覆盖较浅的部位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36. 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阴极的研究
    于秀娟,周定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33-237.  
    摘要2262)      PDF(pc) (215KB)(1017)    收藏
    本文研究了石墨、银、钛基RuO2 /TiO2 涂层材料等几种导电材料取代铂作为葡萄糖传感器阴极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钛基RuO2 /TiO2 涂层电极的化学性质稳定 ,对析氢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由石墨_环氧胶粘剂混合物—钛基RuO2 /TiO2 组成的电化学体系可以在 0 .6~ 0 .8V电压范围内检测H2 O2 的稳态氧化电流 ;在 0 .7V电压下 ,以钛基RuO2 /TiO2 涂层材料作为阴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与以铂片为阴极的传感器性能接近 ,钛基RuO2 /TiO2 涂层材料是取代铂的最佳阴极材料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7. 电化学噪音数据小波分析法研究
    丁红波, 夏保云, 潘忠孝, 林昌健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38-243.  
    摘要2326)      PDF(pc) (204KB)(1346)    收藏
    电化学动力系统演化过程中 ,其状态参量 (如电极电位、电解池电流等 )的随机波动现象被称为“电化学噪音”(ECN)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数学与信号处理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首次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产生的“电化学噪音”信号进行初步研究 ,通过将原始的时域信号变换至时_频相平面来观察其结构特征 ,并揭示出电化学腐蚀过程的混沌动力学行为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38.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周勇亮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2): 244-252.  
    摘要166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39. 用规整膜板对砷化镓的三维微结构图形加工刻蚀
    黄海苟,孙建军,叶雄英,蒋利民,罗瑾,卢泽生,董申,田中群,周兆英,田昭武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3): 253-257.  
    摘要2234)      PDF(pc) (245KB)(1040)    收藏
    以微齿轮图形结构作为规整模板 ,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对GaAs样品表面进行了加工刻蚀 .在有捕捉剂H3AsO3存在的情况下 ,规则微齿轮图形能够很好地在样品表面复制 .刻蚀结果与没有捕捉剂存在时的刻蚀结果做了比较 .另外还测试了不同方法制得膜板的性能 ,初步探讨了电化学模板的制作工艺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40. 半导体硅片的电化学研究(英文)
    程璇,林昌健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 (3): 258-264.  
    摘要2407)      PDF(pc) (301KB)(1350)    收藏
    采用电化学直流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 ,在有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半导体硅片在稀释氢氟酸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两种电化学技术均对溶液中含有的微量铜 (1 0 - 9wt % -浓度水平 )非常敏感 ,但仅对溶液中的 1 0 - 6 wt % -浓度水平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敏感 .结果表明 ,有光照条件下在硅 /溶液界面上极易发生电化学反应 ,且该反应对硅表面性质起主导作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