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1-28
    研究论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抗C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侯中军,俞红梅,衣宝廉,韩明
    2000, 6(4):  379-387. 
    摘要 ( 2386 )   PDF (397KB) ( 22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采用重整气或甲醇为燃料时 ,阳极催化剂的CO中毒问题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原因 .使用抗CO催化剂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法 .文中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CO问题进行了简介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抗CO催化剂研究的发展现状 ,包括各种催化剂的活性、制法及抗CO机理 .Mo、W是很有希望改进阳极催化剂抗CO能力的材料 ,多组分催化剂是比较有希望的方向 .
    碳纳米管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研究
    秦学,高学平,吴峰,刘宏,兰英,袁华堂,宋德瑛,申泮文
    2000, 6(4):  388-392. 
    摘要 ( 2259 )   PDF (219KB) ( 16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碳纳米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其电化学储氢量达到 2 0 0mAh·g 1且具有高的电化学活性和良好的循环寿命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氢在碳纳米管电极上吸附 /氧化机理 .
    纳米尺度电极材料的模板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英文)
    赵坚,高泉涌,杨勇,林祖赓
    2000, 6(4):  393-398. 
    摘要 ( 2634 )   PDF (214KB) ( 1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氧化铝模板法合成了不同纳米尺寸的LiMn2 O4 纳米管 /纳米线及碳纳米管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 )及高分辨透射电镜 (TEM )表征了相关的模板及纳米管 .同时也报道了以纳米管阵列的LiMn2 O4 电极的循环伏安法的初步研究结果
    两步法制备多孔硅及其表征I:恒电流法(英文)
    程璇,刘峰名,林昌健,温作新,田中群,薛茹
    2000, 6(4):  399-405. 
    摘要 ( 2564 )   PDF (253KB) ( 1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工作通过采用电化学极 -化学氧化两步法在 1:1氢氟酸和乙醇溶液中制备出孔径约为 1~ 2 μm ,厚度大经为 6~ 10 μm的多孔硅样品 .首先将 0 .0 3A/cm2 的恒电流施加到p( 10 0 )硅片一段时间 ,然后将该硅片浸到 2 0 %的硝酸溶液中氧化一段时间 .通过此方法获得的多孔硅结构再进一步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进行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考察 .所有制备出的多孔硅结构均有光致发光现象 .老化的多孔硅样品 (在干燥器放置一年 )的光致发光谱峰强度明显增强 ,但分别经过苯乙烯和十六碳烯 ( 1)两种有机溶剂处理 1h后的老化多孔硅样品的光致发光强度却没有显著改变 .
    乙醇在碳载Pt纳米薄膜电极上吸附氧化过程研究Ⅰ.碱性介质中循环伏安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
    陈国良,孙世刚,陈声培,周志有
    2000, 6(4):  406-411. 
    摘要 ( 2610 )   PDF (345KB) ( 15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玻碳载体上制备纳米级厚度的Pt薄膜电极 ,用STM表征电极表面的形貌 ,测定了电沉积层的厚度、表面积和Pt载量 .同时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乙醇在碱性介质中的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乙醇氧化的主要产物是CH3COO- ,仅存在少量乙醛 ,并未观察到任何CO谱峰 .与酸性介质中乙醇氧化的双途径机理不同 ,碱性介质中乙醇氧化未经过解离吸附中间过程
    金属腐蚀监测的光波导传感方法研究
    黎学明,陈伟民,黄尚廉,张娜,黄宗卿
    2000, 6(4):  412-416. 
    摘要 ( 2080 )   PDF (228KB) ( 1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监测的光波导传感方案 ,用金属膜层局部取代光波导的介质包层 ,构成腐蚀敏感膜 ,从而获取金属腐蚀信息 .依据波导理论选用 72 1比色皿上的石英玻璃作为光波导材料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波导材料内表面上形成Fe C合金腐蚀敏感膜 ,并用XRD、EDX等对膜层结构进行分析 .在电化学腐蚀膜的同时 ,用光学方法记录光波导输出光功率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与光学方法获取的腐蚀信息同步 ,证实了所提传感方案可行
    自组装膜的几何厚度与电化学表观有效厚度
    崔晓莉,李俊新,童汝亭
    2000, 6(4):  417-420. 
    摘要 ( 2542 )   PDF (178KB) ( 1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界面双层电容值可用来判定自组膜的存在 ,也能得到膜的几何厚度 ;但不能说明自组膜的完美程度 .由跨膜电子转移的速度常数 ,可以得到自组膜的电化学表观有效厚度 ,并定量描述非电活性的自组膜 (单分子层膜或双层膜 )中“倒塌”缺陷的程度 .二者数值不同但不矛盾 ,通过计算说明了自组膜中小面积的“倒塌”缺陷决定了跨膜电子转移的速度常数 ,但对自组膜电容的影响不大 .
    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金电极表面生物分子吸附行为研究
    吴霞琴,曹晓卫,王浙苏,孟晓云,章宗穰
    2000, 6(4):  421-427. 
    摘要 ( 2835 )   PDF (352KB) ( 25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腺嘌呤在裸金电极及其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图 ,着重分析了不同电位下腺嘌呤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金电极上的吸附及其相互作用 ,初步讨论了腺嘌呤对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 .
    有机溶剂中联苯和联三苯的电化学氧化聚合
    崔胜云
    2000, 6(4):  428-433. 
    摘要 ( 2502 )   PDF (247KB) ( 17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和反射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 0 .10molL 1四氟硼酸化四丁铵 二氯甲烷溶液中联苯和联三苯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聚合 .结果表明 ,联苯和联三苯经氧化后在溶液中偶合成聚合物 ,生成的聚合物沉积在铂电极表面 .聚合反应是通过单体氧化后生成的自由基离子偶合进行的 .聚合物的生成量与单体氧化生成的自由基离子的量有关 .由于联三苯的氧化电位低于联苯 ,因此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前者在铂电极上的聚合沉积速度较快 .聚合过程的吸收光谱红移说明随着电解的进行 ,氧化的联苯和联三苯的自由基离子聚合成长链的聚合物
    壳糖胺在铝表面阴极电泳涂膜的形成及机理
    张曦,吴少晖,陶映初
    2000, 6(4):  434-441. 
    摘要 ( 2275 )   PDF (401KB) ( 1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CS在铝阴极表面的电泳沉积行为和成膜机理 ,试验了槽压、CS浓度、溶液 pH值、温度、支持电解质品种等对成膜的影响 ,采用XRD、SEM等技术确证涂膜的生成 ,表征了膜层形貌 ,讨论CS电泳沉积的反应历程 .
    正尖晶石LiMn_2O_4电化学性能研究
    卢世刚,孙玉成,刘人敏,金维华,李文忠,韩沧
    2000, 6(4):  442-450. 
    摘要 ( 2506 )   PDF (155KB) ( 16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尖晶石LiMn2 O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综合考察了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诸如原材料的选择、合成温度、Li/Mn比以及添加金属元素Co等 .研究了材料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和影响因素 ,并分析了LiMn2 O4 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和引起容量衰减的原因
    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对低合金钢的电化学行为作用
    郭建伟, 梁成浩
    2000, 6(4):  451-457. 
    摘要 ( 2531 )   PDF (288KB) ( 1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电化学测式技术和化学浸泡方法 ,在高温 55%LiBr +0 .0 7mol/LLiOH溶液中研究了MoO4 2 - 对低合金钢的电化学行为作用 .结果表明 ,MoO4 2 - 作为阳极型缓蚀剂能促进钝化 ,阻滞了阳极和阴极反应 .Na2 MoO4 浓度达到 2 0 0mg/L时 ,可有效地抑制低合金钢的活性溶解 .低合金钢中添加Cr和Ni元素可改善耐蚀性能 ,而AI元素则使耐蚀性能变劣 .Mo元素参与成膜过程 ,Cr和Mo元素的协调作用 ,使A钢能在较低Na2 MoO4 浓度下进入钝态
    离子色谱法检测海水中常见阴离子的前处理法研究——电解银电极法
    郭磊,杨薇,胡荣宗
    2000, 6(4):  458-462. 
    摘要 ( 2694 )   PDF (166KB) ( 16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采用电解银电极降低海水中大量Cl 的浓度的前处理法 ,以便海水中微量的Br ,NO3 以及SO4 2 可以采用快速、灵敏的离子色谱法检测 .该前处理方法简单 ,快速 ,所测量的离子回收率均在 95%以上
    InGaAs薄膜电共沉积研究
    李浴春,王喜莲,韩竞科,韩爱珍,高元恺,杨志伟
    2000, 6(4):  463-468. 
    摘要 ( 1996 )   PDF (257KB) ( 1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优化工艺条件的电共沉积方法 ,制备发射光近于 1.3~ 1.5μm波长的InGaAs薄膜 .用能谱分析仪进行薄膜成分分析 ;分光光度计和单色仪测量薄膜的透射率 ,同时也测量了薄膜的V I特性、导电类型及其表面形貌 .
    锂镍钴复合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韩景立,刘庆国
    2000, 6(4):  469-472. 
    摘要 ( 2763 )   PDF (211KB) ( 14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以碱式碳酸镍、碱式碳酸钴和碳酸锂为原料 ,柠檬酸为络合剂的新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锂镍钴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氧气流中制备的LiNi0 .8Co0 .2 O2 具有高的循环容量 (~ 190mAhg 1)
    人工破损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张志刚,辜志俊,廖永贵,郭琦龙,苏方腾,陈衍珍
    2000, 6(4):  473-477. 
    摘要 ( 2384 )   PDF (223KB) ( 1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快速评价人工破损涂层的性能 ,并探讨颜料的防锈作用机理
    MH-Ni电池记忆效应的研究
    谢德明,王建明,张鉴清,曹楚南
    2000, 6(4):  478-481. 
    摘要 ( 2703 )   PDF (181KB) ( 1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电深度 (DOD)、放电速率、循环次数对MH Ni电池的记忆效应影响很大 .经过几次全充放循环可以消除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的存在与Zn无关 .电池在低DOD循环过程中 ,其放电电位、放电容量一开始下降很快 ,然后逐渐趋于某一值 ,并且放电电流越小 ,相应的最高充电电压越低 .若放电电流增加 ,在随后的第一周充放电过程中最高充电电压迅速增加、放电容量显著小于稳定值 .最后探讨了导致记忆效应的原因 ,并给出了若干消除或减弱记忆效应的设想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周勇亮,杨绮琴
    2000, 6(4):  483-492. 
    摘要 ( 15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