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8-28
    研究论文
    聚苯胺纳米点的氧化还原态与其库仑台阶效应
    周剑章, 翁少煌, 林仲华,
    2009, 15(3):  241-244.  doi:10.61558/2993-074X.1987
    摘要 ( 2789 )   PDF (499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恒电位法结合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点阵列,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处于不同氧化还原态的聚苯胺纳米点的I~V特性,发现只有处于部分氧化态(导电态)的聚苯胺纳米点才出现库仑台阶效应,还原和全氧化态聚苯胺纳米点不显示库仑台阶.初步探讨了上述现象.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聚硫化冉酸(PSCA)的合成及表征
    刘凯, 郑建明, 钟贵明, 杨勇,
    2009, 15(3):  245-249.  doi:10.61558/2993-074X.1988
    摘要 ( 2963 )   PDF (522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硫化冉酸(PSCA).固体核磁13C谱、FT-IR及电化学等测试表明,氯冉酸经过硫化之后,硫取代氯的位置而得到目标产物聚硫化冉酸(PSCA).在1.5~3.6V的电位区间内,以15mAh/g的电流密度作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87.6mAh/g,循环100圈后容量依然保持为169.9mAh/g.
    高倍率性能正极材料LiFe_(0.9)Mg_(0.1)PO_4的结构
    胡林, 李征, 曾照强,
    2009, 15(3):  250-254.  doi:10.61558/2993-074X.1989
    摘要 ( 2725 )   PDF (711KB) ( 4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LiFe0.9Mg0.1PO4.不同浓度的K2S2O8水溶液氧化LiFe0.9Mg0.1PO4制备部分脱锂两相混合物Li0.4Fe0.9Mg0.1PO4及完全脱锂单相化合物Li0.1Fe0.9Mg0.1PO4.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原子图像(HRTEM)测试表明,脱锂相Li0.1Fe0.9Mg0.1PO4是单相化合物,没有发生相分离.点阵参数计算表明,LiFe0.9Mg0.1PO4体系嵌锂相和脱锂相的晶格错配度与LiFePO4体系相比有所降低,这正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0.9Mg0.1PO4具有高倍率循环充放电比容量的结构基础.
    电化学诱导聚合甲基丙烯酸膜及葡萄糖酶电极制备
    王胜, 雷瑛, 时康,
    2009, 15(3):  255-259.  doi:10.61558/2993-074X.1990
    摘要 ( 2740 )   PDF (705KB)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还原诱导自由基聚合方法在金基底上聚合甲基丙烯酸水合凝胶膜.聚合过程为:在中性缓冲溶液中,由电还原过硫酸根离子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激发甲基丙烯酸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超薄的水合凝胶膜;同时也可将葡萄糖氧化酶包敷于膜内,制成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不同离子液体中硝基苯的电化学还原
    樊俊丽, 叶伟林, 王荣, 徐立群, 吴霞琴,
    2009, 15(3):  260-263.  doi:10.61558/2993-074X.1991
    摘要 ( 3058 )   PDF (420KB) ( 5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硝基苯在N-甲基咪唑对甲基苯磺酸([Mim][PhSO3])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循环伏安法测试显示,硝基苯在[Mim][PhSO3]中只出现一个还原峰,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反应,而在[Bmim][PF6]中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表明其还原产物随离子液体性质的不同而异.
    DTAB-KTL复合添加剂抑制锌电极腐蚀的协同效应
    林胜舟, 蔡增鑫, 王贵生, 周合兵, 李伟善,
    2009, 15(3):  264-268.  doi:10.61558/2993-074X.1992
    摘要 ( 3124 )   PDF (606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等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咳特灵(KTL)复合添加剂抑制锌在KOH(3mol/L)溶液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与单一添加剂相比,DTAB-KTL复合添加剂缓蚀效果更好.由于二者的协同效应,使KTL更容易吸附在锌电极DTAB表面,提高缓蚀作用.
    Fe基非晶和纳米晶合金晶化及电化学腐蚀行为
    李翔, 严彪, 董鹏,
    2009, 15(3):  269-274.  doi:10.61558/2993-074X.1993
    摘要 ( 2726 )   PDF (877KB) ( 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单辊甩带法制备非晶态Fe78Si13B9和Fe73.5Si13.5B9Nb3Cu1薄带,并以非晶晶化退火法制备出纳米晶Fe73.5Si13.5B9Nb3Cu1薄带.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对该非晶薄带的非晶特性及其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用电化学极化曲线的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非晶态Fe78Si13B9和纳米晶Fe73.5Si13.5B9Nb3Cu1合金在1mol/LNaOH溶液里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用SEM对极化测试后的试样形貌进行了观察;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结构及在1mol/LNaOH溶液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晶薄带的晶化过程分为两步;纳米晶比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要好;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非晶和纳米晶的耐腐蚀性能都得到提高.
    锂离子电池SiAg复合材料研究
    王连邦, 戴晓波, 诸鑫炎, 毛信表, 马淳安,
    2009, 15(3):  275-279.  doi:10.61558/2993-074X.1994
    摘要 ( 2344 )   PDF (693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组分的Si-Ag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组成原子比为1∶1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在0.2mA·cm-2的电流密度下,经50周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保持300mAh·g-1.实验发现,借助充放电控制,即可有效提高合金材料的循环性能.
    双核双金属酞菁(FeCoPc_2)阴极催化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马金福, 刘艳, 赖俊华, 柳永宁,
    2009, 15(3):  280-283.  doi:10.61558/2993-074X.1995
    摘要 ( 2715 )   PDF (404KB) ( 5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制一种无膜型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循环伏安测试发现FeCoPc2在碱性溶液中对氧还原具有催化作用.稳态极化曲线表明,由于FeCoPc2结构具有较强的共轭效应以及Fe、Co在催化中的协同作用使它比FePc、CoPc具有更强的氧还原能力,并获得了110mW/cm2的功率密度.恒电流放电测试表明该燃料电池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锂硫二次电池硫-碳纳米管正极的合成和性能
    杜锐, 袁中直,
    2009, 15(3):  284-287.  doi:10.61558/2993-074X.1996
    摘要 ( 2720 )   PDF (586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单质硫与碳纳米管合成一种新型含碳复合材料.XRD、SEM、BET比表面和孔径分布表征观察硫-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法和电池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硫-碳纳米管作正极组装的2016型扣式电池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680mAh/g(室温),3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仍稳定在500mAh/g.
    PANI/MWCNT电极在硫酸锂溶液中电容性能
    丛文博, 贺晓书,
    2009, 15(3):  288-292.  doi:10.61558/2993-074X.1997
    摘要 ( 2904 )   PDF (677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氧化法制备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ANI/MWCNT),扫描电镜(SEM)、XRD及IR表征样品结构及形貌,电化学方法测定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曲线、恒流充放电曲线及电极交流阻抗.结果表明,PANI/MWCNT电极在1mol/L的Li2SO4溶液中具有较好电容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mA/cm2时,比电容为412F/g.PANI/MWCNT电极较PANI电极有更好的大电流放电能力,50mA/cm2下复合电极的比电容仍达318F/g,为5mA/cm2时该电极比电容的77.2%,而PANI电极的比电容仅为其5mA/cm2时的56.2%.交流阻抗证明碳纳米管降低复合电极的电阻,显著提高大电流放电能力.
    钨酸盐/过钨酸盐体系阴极间接电氧化合成红曲黄色素
    陈文坚, 黄雪红, 陈震, 柯盛波, 林幼贞,
    2009, 15(3):  293-298.  doi:10.61558/2993-074X.1998
    摘要 ( 2781 )   PDF (589KB) ( 5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自制SBS-g-(AA/StSO3Na)/SBS-g-DMAEMA双极膜作电解槽阴阳两极室的隔膜,借助正交试验确定阴极电还原氧气产生过氧化氢的最优条件,进而利用钨酸钠/过钨酸钠体系由阴极间接电氧化红曲红制备红曲黄色素.实验表明:以石墨作电极,阳极液为10%硫酸溶液,阴极液为0.5g·L-1红曲红丙酮水溶液,添加钨酸钠(浓度15mmol/L),调节pH至3,在通氧速率65cm3/min,电流密度5.78mA.cm-2下电解2h,阴极平均电流效率可达72.39%.电解产物经红外表征和紫外跟踪分析,证实了红曲红烯键环氧化反应的发生.
    离子液体中CNT/nanoTiO_2-Pt膜电极电催化氧化葡萄糖
    褚道葆, 查龙武, 王树西, 王建, 肖英, 侯源源, 何建国, 张雪娇,
    2009, 15(3):  299-303.  doi:10.61558/2993-074X.1999
    摘要 ( 3176 )   PDF (499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伏安法研究葡萄糖在离子液体[EMI]BF4中于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载Pt(CNT/nanoTiO2-Pt)复合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CNT/nanoTiO2-Pt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氧化电位为-0.46V;在组成为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为3∶1的电解液中,葡萄糖的氧化效果最好.电极反应过程受浓差极化控制.
    Ru-P/MWCNTs-DHP/GC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陈妙静, 陆宝仪, 梅文杰, 李红,
    2009, 15(3):  304-309.  doi:10.61558/2993-074X.2000
    摘要 ( 3011 )   PDF (590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一种新型钌化卟啉[Ru(phen)2(MPyTMPP)Cl]+(phen=1,10-邻菲咯啉,MPyTMPP=5-(3-吡啶)-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的玻碳(GC)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及其与电极上和溶液中双十六烷基磷酸盐(DHP)的作用.结果表明:[Ru(phen)2(MPyTMPP)Cl]+能强吸附在MWCNTs-DHP/GC电极表面,并呈现一对由表面过程控制的氧化还原峰;适量DHP有利于该配合物的吸附固定;[Ru(phen)2(MPyTMPP)Cl]+能与溶液中的DHP形成结合体,导致配合物中心离子反应电位负移.
    镍基彩色电沉积Cu_2O椭圆偏振光谱研究
    封雪松, 雷惊雷, 陈爱祥, 阴宛珊, 李凌杰, 郑莎, 赵辉, 潘少彦,
    2009, 15(3):  310-314.  doi:10.61558/2993-074X.2001
    摘要 ( 2903 )   PDF (1055KB)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方法在Ni基底上沉积Cu2O彩色膜层以期提高装饰效果.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EDS)测试表明,膜层由Cu2O组成,沉积层光滑平整,且Cu2O层均匀覆盖Ni基底.椭圆偏振光谱表征不同沉积时间的膜层,提出膜层内存在由Ni逐渐变为Cu2O的过渡层,建立"空气—Cu2O层—过渡层—Ni基底"4层膜模型,并借助梯度有效介质近似解析椭圆偏振光谱,得到不同沉积时间的膜层厚度以及厚度随时间线性增长关系.
    MCM-48改性PVDF-HFP复合多孔型聚合物电解质
    伍伟峰, 杨长春, 贺素姣, 张兵兵, 徐松,
    2009, 15(3):  315-319.  doi:10.61558/2993-074X.2002
    摘要 ( 2813 )   PDF (948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倒相法,以MCM-48介孔分子筛作填料,由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制备一种复合多孔型聚合物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比未改性的PVDF-HEP提高了约97%(从0.89mS/cm提高到1.75mS/cm),离子迁移数提高约39%(从0.57提高到0.79),且聚合物的结晶度和电化学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变.由该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的扣式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1%,经过3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1C放电容量为0.1C放电容量的80%.
    钛表面二氧化钛膜中氧空位点缺陷传输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孔德生, 刘海燕, 吕文华, 范文娟, 郁章玉, 冯媛媛,
    2009, 15(3):  320-325.  doi:10.61558/2993-074X.2003
    摘要 ( 3416 )   PDF (556KB) ( 6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钛/TiO2氧化膜/溶液"界面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决定于钛表面的TiO2氧化物膜.本文利用多种电化学技术,结合半导体物理的Mott-Schottky分析和Einstein方程,研究了金属钛在1.0mol·L-1HClO4溶液中表面半导体TiO2氧化膜的生长及氧化膜中氧空位点缺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传输性能,并根据离子性电荷传输与电子性电荷传输对电场变化响应时间之不同特点,确定氧化膜中点缺陷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电极电位或阳极析氧反应对稳态电流(iss)、氧化膜的阳极化常数(α)、膜中电场强度()、以及膜中氧空位点缺陷的扩散系数(D0)等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均有显著影响,并依据氧化膜中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
    银盘电极盐酸柔红霉素电化学行为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
    程红芬, 张勇, 刘杰, 刘艳梅,
    2009, 15(3):  326-330.  doi:10.61558/2993-074X.2004
    摘要 ( 2732 )   PDF (443KB)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盐酸柔红霉素在银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6.5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盐酸柔红霉素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0.64V(vs.SCE),缓冲液加入BSA后盐酸柔红霉素的还原峰峰电流下降,据此建立了BSA的电化学测定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BSA浓度于1.0×10-8~1.0×10-4mol·L-1(r=0.9965)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1.同时还测定了盐酸柔红霉素与BSA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碳纳米管的研究
    彭友谊, 张海燕, 贺春华, 谢慰, 曾志峰,
    2009, 15(3):  331-335.  doi:10.61558/2993-074X.2005
    摘要 ( 2693 )   PDF (659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球磨法于LiFePO4掺杂多壁碳纳米管,制成LiFePO4/MWCNTs复合电极,然后以其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研究不同比例掺杂多壁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SEM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含量为10%(bymass)的LiFePO4/MWCNTs电极比其它比例的复合电极具有更优良的充放电性能,而且极化小、稳定性强、充放电平台更平稳,导电率更高.在常温0.1C下充放电,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9和128.5mAh.g-1,库仑效率达92.4%,循环40次后,电极比容量损失率仅为5.3%.
    钛电极苯酚降解反应动力学的Monte Carlo模拟
    张兴芳, 梁镇海, 石文平, 樊彩梅,
    2009, 15(3):  336-340.  doi:10.61558/2993-074X.2006
    摘要 ( 2519 )   PDF (598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Monte Carlo方法,结合化学反应随机过程理论,模拟钛电极上苯酚电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研究苯酚降解时间、初始浓度、电极的催化性能及反应中间产物对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并渐趋稳定,苯酚初始浓度较高时降解速率快,具有较高催化性能的电极对降解第1步反应的影响较大,可有效减少中间产物停留时间,但控制第1步反应则对降解过程尤其是第2步反应的产物有明显影响,而控制第2步反应对降解过程影响很小.
    聚乙烯醇微透镜阵列的制备及其固载细胞色素c的直接电化学
    秦玉华, 贾若琨, 魏庆娟, 马丽, 关晓辉, 吕男,
    2009, 15(3):  341-344.  doi:10.61558/2993-074X.2007
    摘要 ( 2784 )   PDF (471KB) ( 4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自组装法以聚苯乙烯有序多孔膜为膜板制备聚乙烯醇微透镜阵列膜.在pH6.89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固载在聚乙烯醇微透镜阵列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细胞色素c于0.072V(vs·Ag/AgCl)处显示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考察了扫速、溶液pH及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影响,体系的表观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0为2.98×10-6cm·s-1.
    PCA/GC电极同时测定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
    任旺, 张英, 丁杰,
    2009, 15(3):  345-349.  doi:10.61558/2993-074X.2008
    摘要 ( 3310 )   PDF (496KB) ( 5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备聚肉桂酸(PCA)修饰电极(PCA/GC),研究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UA和AA共存体系中,UA、AA在PCA/GC电极上氧化峰电流增大且峰电位分别负移至50mV、330mV,二者相差280mV,据此可同时检测UA和AA.在pH6.0磷酸盐缓冲液中,UA、A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2.0×10-6~1.0×10-4mol·L-1、2.0×10-5~6.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电极重现性好,适用于尿样中UA的检测.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周剑章,
    2009, 15(3):  350-355. 
    摘要 ( 1620 )   PDF (296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化学会议年历
    2009, 15(3):  356-357. 
    摘要 ( 1565 )   PDF (76KB)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2009, 15(3):  358-358. 
    摘要 ( 1827 )   PDF (100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