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作者中心
征稿简则
论文范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出版伦理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登录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11-2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纳米材料电催化进展——电催化剂表面结构调控与性能
姜艳霞, 田娜, 周志有, 陈声培, 孙世刚,
2009, 15(4): 359-370. doi:
10.61558/2993-074X.2009
摘要
(
3357
)
PDF
(1587KB) (
28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催化剂的结构决定其性能.从微观层面研究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设计和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电催化剂的基础.本文以本研究组关于氢和氧的吸脱附、乙二醇氧化和CO2还原的研究结果为主,综述了电催化剂表面结构和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面心立方晶体不同晶带上铂单晶电极的循环伏安特征,电催化性能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创建的金属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和生长的电化学方法,以及对具有开放结构、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Pt和Fe纳米晶催化剂的形状和表面结构控制合成.
表面富Pd的Ni-Pd/C催化剂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陈玉梅, 梁志修, 陈胜利,
2009, 15(4): 371-376. doi:
10.61558/2993-074X.2010
摘要
(
2891
)
PDF
(620KB) (
2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改进的多元醇法,分步还原制备表面富Pd的N iPd双元合金催化剂.研究表明:由于Pd较容易还原成核,且与N i的合金化程度低,Pd难以在N i颗粒表面实现单层包覆形成N i@Pd核壳结构,而是近似以单相的低合金化形式存在于N i颗粒表面,即形成N i@Pd(N i)的结构.与Pd/C相比,制备的N i@Pd(N i)/C催化剂,其Pd表面的氢吸附峰与吸收峰分辨清晰,含氧化物的脱附峰向正电势移动,氧还原活性显著提高.另外,N i的存在使Pd的抗甲醇性能明显增强,从而有望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
钯镍合金薄膜电极上甲酸电氧化-去合金化效应
王超, 史菲菲, 王金意, 张涵轩, 蔡文斌,
2009, 15(4): 377-381. doi:
10.61558/2993-074X.2011
摘要
(
3313
)
PDF
(699KB) (
17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含PdC l2、N iSO4和乙二胺的弱碱性镀液中,于Au电极上用恒电位电沉积Pd-N i合金薄膜,后经酸性溶液中循环伏安法处理,得到去合金化的Pd-N i电极.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测试表明,去合金化处理使Pd-N i镀膜表面微观粗糙度增加,比表面积增大;ICP-AES和XPS分析证实合金表层N i的优先溶出造成Pd的富集.去合金化处理的Pd-N i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酸的活性明显优于未处理的Pd-N i电极和多晶Pd电极.
络合还原法制备碳载钯纳米粒子及其电催化甲酸氧化
何卫, 康永印, 杜翀, 邹志青, 张校刚, 杨辉,
2009, 15(4): 382-386. doi:
10.61558/2993-074X.2012
摘要
(
2957
)
PDF
(623KB) (
20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柠檬酸钠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小、分布均匀的碳载Pd纳米粒子(Pd/C).由于柠檬酸钠的络合作用,有效地降低了Pd粒子在形成过程中的团聚.经过简单的热处理调控Pd粒子大小,发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Pd粒子直径由初始的2.7 nm增大到5.8 nm左右.电化学测试表明Pd/C的Pd粒子尺寸越小,电催化甲酸氧化的质量比活性越高,但如当Pd粒径较大,则催化剂呈现出更高的面积比活性.Pd粒径为3.6 nm的催化剂,其电催化甲酸氧化的稳定性最好.
不同载量Ir/C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蒋玉芝, 孔庆梅, 陆天虹, 周益明, 唐亚文,
2009, 15(4): 387-391. doi:
10.61558/2993-074X.2013
摘要
(
2621
)
PDF
(624KB) (
1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电流型电化学氨气传感器阳极碳载Ir(Ir/C)催化剂电催化NH3氧化性能.实验表明,在NaC lO4中性电解液中,Ir/C催化剂对NH3氧化的电催化性能与Ir载量有关.其中以Ir载量为10%(by m ass)的Ir/C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最好,稳定性和灵敏度也最高.此外,NH3在不同载量的Ir/C催化剂上电催化氧化的电流密度与NH3浓度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此类Ir/C催化剂在电流型电化学氨气传感器中可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铂纳米粒子电极上NO吸附和还原的CV及原位FTIR研究
程前, 姜艳霞, 曾冬梅, 孙世刚,
2009, 15(4): 392-396. doi:
10.61558/2993-074X.2014
摘要
(
2704
)
PDF
(478KB) (
18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 FTIRS)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铂纳米粒子电极(nm-Pt/GC)上NO吸附及其电催化还原过程.结果表明,NO分子的吸附是电催化还原的重要步骤.在铂纳米粒子电极上饱和吸附的NO存在两种不同键合强度的吸附态,其中弱吸附的NO(NOW)在0.60 V至-0.05 V电位区间还原生成N2O和NH4+;而强吸附的NO(NOS)则在-0.05 V至-0.15 V区间还原,其产物为NH+.
Pt基催化剂对金属氧化物助催化作用
苑慧萍, 郭勋, 邱新平, 朱文涛, 陈立泉,
2009, 15(4): 397-402. doi:
10.61558/2993-074X.2015
摘要
(
3142
)
PDF
(570KB) (
18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金属氧化物修饰Pt基催化剂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阳极催化剂的研究工作,重点阐述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对反应机理的影响,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电化学催化
李莉, 陈四国, 齐学强, 王耀琼, 季孟波, 李兰兰, 魏子栋,
2009, 15(4): 403-411. doi:
10.61558/2993-074X.2016
摘要
(
3515
)
PDF
(1196KB) (
3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介绍了重庆大学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化学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指出PEMFC成流过程中造成电池性能衰减及寿命短与催化剂和膜电极(MEA)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在载体表面迁移、聚结、溶解,随同载体腐蚀一并流失,催化剂中毒,MEA催化层水淹导致反应气体短缺而引起的"负差效应"以及小分子有机物缓慢的氧化动力学.重庆大学燃料电池研究小组近年来从分子模拟机理出发,结合实验求证,探索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高催化剂利用率、抗溺水性电极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为提高催化剂的寿命和利用率,降低催化剂成本,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高稳定性Pt/RuO_2/C阴极催化剂研究
杜春雨, 董涛, 尹鸽平, 史鹏飞,
2009, 15(4): 412-417. doi:
10.61558/2993-074X.2017
摘要
(
3041
)
PDF
(630KB) (
1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湿化学法制备RuO2/C纳米复合物,并以其为载体借助微波法制备成Pt/RuO2/C催化剂.使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RuO2/C载体、Pt/RuO2/C催化剂的形貌及晶体结构;循环伏安、稳态阳极腐蚀和旋转圆盘电极等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t/RuO2/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甲醇渗透性和稳定性,可有效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文为探索新型高性能DMFC阴极催化剂之制备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直接有机小分子燃料电池氢钼/钨青铜修饰铂电催化剂
李伟善, 田立鹏, 都君华, 黄红良, 李伟, 张礼霞, 杨红艳, 郭盼盼, 周智慧, 向兴德, 傅昭,
2009, 15(4): 418-425. doi:
10.61558/2993-074X.2018
摘要
(
3047
)
PDF
(848KB) (
2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少铂用量和提高铂的抗中毒能力,是直接有机小分子燃料电池实用化过程期待解决的难题,由此而引发了广泛的研究,迄今已先后建立了许多的解决方案.作者也提出了基于氢钼/钨青铜(HxMo(W)O3,0
Pt纳米花/ZnO复合阵列的制备及对甲醇氧化催化的研究
高莉, 鄂义峰, 范楼珍,
2009, 15(4): 426-431. doi:
10.61558/2993-074X.2019
摘要
(
3084
)
PDF
(1008KB) (
15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调控ZnO纳米棒阵列的疏水、亲水性,由电化学方法制备了Pt纳米花/ZnO(PtNF/ZnO)复合阵列.该复合阵列排列规则、尺寸均一、方向一致.每一根ZnO纳米棒的顶端都覆盖着由Pt纳米颗粒构成的Pt纳米花,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与以亲水性的ZnO纳米棒制得的覆盖Pt纳米颗粒的ZnO复合阵列(PtNP/ZnO)以及单独的Pt颗粒相比,PtNF/ZnO复合阵列对甲醇氧化具有更高的电化学催化活性.
氮掺杂TiO_2纳米线阵列优越的可见光光电性能(英文)
吕小军, 李悦明, 张昊, 陈达, Jennifer Hensel, 张金中, 李景虹,
2009, 15(4): 432-440. doi:
10.61558/2993-074X.2020
摘要
(
3388
)
PDF
(919KB) (
38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功制备了氮掺杂锐钛矿TiO2纳米线,并研究了它的光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与商用P25 TiO2纳米粒子和未掺杂TiO2纳米线相比,氮掺杂TiO2纳米线作为光阳极明显地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IPCE%),在可见光区有明显光吸收;在100 mW/cm2可见光光照下,氮掺杂TiO2纳米线具有最大的光电流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例如,当电压为0.09 V(vs.Ag/AgC l)时最大能量转换效率为0.52%,均高于未掺杂TiO2纳米线和商用P25 TiO2纳米粒子的,充分表现出它优越的光响应和光电化学性能,在光电化学池、太阳能制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锰微米球制备及其于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王亮, 刘贵昌, 施志聪,
2009, 15(4): 441-444. doi:
10.61558/2993-074X.2021
摘要
(
3082
)
PDF
(331KB) (
1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KMnO4氧化MnCO3微米球前躯体制备MnO2微米球.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CV)法等测试表明:该MnO2微米球由弱结晶α-MnO2构成,粒径为0.5~2μm.测试样品的MnO2微米球载量为5 mg.cm-2时,在2 mol.L-1(NH4)2SO4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容性能:其于2 mV.s-1的扫速下比电容达到了135.6 F.g-1;即使是100 mV.s-1的高扫速,比电容仍保持为118.8 F.g-1.500次循环过程中充放电效率保持在87.8%以上.第500次循环的比电容为110.5 F.g-1.
DHP促进[Ru(bpy)_3]~(2+)介导鸟嘌呤的氧化
张宝莲, 洪伟, 陆宝仪, 李红,
2009, 15(4): 445-449. doi:
10.61558/2993-074X.2022
摘要
(
3242
)
PDF
(458KB) (
15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ITO电极上双十六烷基磷酸盐(DHP)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对[Ru(bpy)3]2+(bpy=2,2′-联吡啶)介导鸟嘌呤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u(bpy)3]2+能够介导鸟嘌呤氧化.在0.01至0.15 mmol.L-1DHP浓度范围内,[Ru(bpy)3]2+介导鸟嘌呤氧化峰电流随DHP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TAC则起抑制作用.讨论了DHP参与[Ru(bpy)3]2+介导鸟嘌呤氧化的可能电极过程机理.
Au-MmNi_(3.2)Al_(0.2)Mn_(0.6)Co_(1.00)电极对NaBH_4电催化氧化
王贵领, 刘进程, 孙克宁, 曹殿学,
2009, 15(4): 450-453. doi:
10.61558/2993-074X.2023
摘要
(
2720
)
PDF
(476KB) (
1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经NaOH处理了的MmNi3.2Al0.2Mn0.6Co1.0,再应用电沉积法制备Au改性的MmNi3.2Al0.2Mn0.6Co1.0催化剂对NaBH4的电催化氧化性能.SEM观察催化剂样品的微观形貌,线性伏安扫描法测定其电催化氧化性能,发现Au-MmNi3.2Al0.2Mn0.6Co1.0电极电催化氧化NaBH4电流密度为60 mA.cm-2,比在MmNi3.2Al0.2Mn0.6Co1.0电极的增加3.5倍.若对该电极在电解质中预浸泡10 h,则氧化电流密度可达到184 mA.cm-2.
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纳米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催化
秦玉华, 郭军, 许慧, 周力恒, 王胜天,
2009, 15(4): 454-457. doi:
10.61558/2993-074X.2024
摘要
(
2876
)
PDF
(411KB) (
1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pH 5.4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薄膜修饰电极(Mb-Ch itosan-Au colloid/GCE)于-0.20 V(vs.Ag/AgC l)处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即M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本实验条件下,肌红蛋白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明显加快,并考察了扫速、溶液pH及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肌红蛋白电子传递的影响.紫外光谱图表明:肌红蛋白在壳聚糖-金胶溶液中依然保持其原始构象.该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纳米修饰电极还能电催化溶解氧的还原.
以Pb-(BrO_3~-/Br~-)为媒介间接电氧化合成双醛淀粉
陈妮娜, 陈日耀, 郑曦, 陈晓, 陈震,
2009, 15(4): 458-461. doi:
10.61558/2993-074X.2025
摘要
(
2277
)
PDF
(329KB) (
1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间接氧化法,以Pb为阳极,BrO3-/Br-为氧化媒介,电氧化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研究了温度、硫酸与淀粉浓度对电合成过程的影响.在35℃,阳极液WNaBr=2%,CH2SO4=0.05 mol/L,W淀粉=10%,电流密度15 mA/cm2的实验条件下,电流效率为50%.
原位聚合法制备PANI/PET导电织物及其性能分析
方娜, 王炜,
2009, 15(4): 462-466. doi:
10.61558/2993-074X.2026
摘要
(
3038
)
PDF
(545KB) (
19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聚酯纤维基材及其织物表面,原位聚合形成厚度约1~2μm聚苯胺包覆层,制得聚苯胺(PANI)/聚酯(PET)导电织物.PANI层优异的导电性能使之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苯胺单体浓度、氧化剂:苯胺摩尔比、掺杂酸浓度、反应时间对PANI包覆层外观形态、与基体结合牢度以及导电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经适当前处理的PET基材表面,以苯胺单体浓度为0.25mol/L、氧化剂与苯胺摩尔比为1∶1、掺杂酸浓度0.5 mol/L、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为0~20℃时制备的PANI/PET导电织物方阻最小,导电性最好;掺杂酸酸性越强,导电性越好.SEM、FTIR及XRD测试表明涤纶织物表面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膜存在.分析表明聚苯胺分子链中氧化结构与还原结构含量基本相等,说明聚苯胺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无定形区面积增加,结晶度减小.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周剑章;
2009, 15(4): 467-470.
摘要
(
1665
)
PDF
(244KB) (
1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电化学会议年历(英文)
2009, 15(4): 471-471.
摘要
(
1577
)
PDF
(39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
2009, 15(4): 472-472.
摘要
(
1723
)
PDF
(33KB) (
9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化学2009年(第15卷)1~4期总目次、作者索引
2009, 15(4): 473-484.
摘要
(
1572
)
PDF
(606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广告合作
更多>>
文章选辑
更多>>
公益讲座
更多>>
讲座PPT分享
第五期:电化学基础与发展
第四期: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
第三期:电化学制造专场
第二期:燃料电池专场
第一期:锂离子电池专场
新闻公告
更多>>
《电化学(中英文)》(Journal of Electr...
第五届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评奖结果
泪别先生!沉痛悼念田昭武院士!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电化学(中英文...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结果公布
AAAS等多家国内外科技新闻媒体报道“电化学十大科学问题...
吴浩青院士诞辰110周年: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
田昭武:坚持科学创新,做大人生的“价值”
大奖等你!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正式启动
《电化学》期刊编委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2023年、202...
会议信息
更多>>
中国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J. Electroch...
首届电化学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电化学》青年编委会会议在厦门...
“强刊兴学”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推进会在京召开
《电化学》期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成功召开
第一届原位电化学显微分析论坛在厦成功召开
首届全国高端制造电子电镀论坛(FEPAM-2022)在厦...
友情链接
更多>>
厦门大学
中国化学会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亿纬锂能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扫一扫,欢迎关注《电化学》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