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部署电解水制氢技术需要高性能的电催化剂。魏子栋教授课题组针对电解水制氢电极在工业工况条件下运行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持续致力于开展析氢/析氧催化反应机理解析,提升工况条件活性与稳定性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本综述系统地总结了该课题组近十多年围绕高性能析氢和析氧电极研究所取得的进展。首先分析了电解水制氢面临着的析氢反应动力学速率缓慢与析氧反应活性/稳定性相互制约的原因,提出了调控电解水性能的“12345”原则。进而,针对碱水析氢催化剂,发现了复合相界面增强析氢活性的“烟囱效应”和“定域电场增强效应”,利用相界面调控,优化关键物种的选择性吸附、促进界面水分子富集-再定向与活化来强化高极化条件下的传质与反应,提升工业工况反应动力学。对析氧催化剂,提出了“双阴离子调控”、“晶格氧抑制”以及“表面自修复”等策略,通过平衡不同含氧物种吸附强度、调控磁性、增强金属-氧键强度和重组表面动态结构等实现活性与稳定性的同步提升。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析氢/析氧催化剂在工业级碱水槽应用时面临的长周期活性和稳定性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