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11-28
    研究论文
    STM针尖诱导构筑-置换两步法制备Pt表面纳米结构
    王金刚;汤儆;陈招斌;毛秉伟;
    2006, 12(4):  357-362. 
    摘要 ( 2614 )   PDF (567KB) ( 1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M“Jump-to-contact”针尖诱导表面纳米构筑是目前水溶液中具有最高分辨率的一种表面纳米构筑技术.然而,一些金属因其具有较高的内聚能而难以发生针尖原子向表面的转移,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以STM构筑-置换两步法获得不能直接利用“Jump-to-contact”原理进行构筑的金属表面纳米团簇阵列,利用STM针尖“Jump-to-contact”诱导在Au(111)表面构筑Cu纳米团簇阵列,然后通过Pt-Cu置换的方法,制备出Au(111)表面的Pt纳米团簇阵列.
    竹节状硅纳米管的制备及锂离子嵌入/脱出性能研究
    刘增涛;傅焰鹏;李晨;杨勇;
    2006, 12(4):  363-367. 
    摘要 ( 2334 )   PDF (988KB) ( 15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合成出一种新的竹节状硅纳米管材料.微电极循环伏安测试表明:锂离子在该硅纳米材料中可能存在两种嵌入位,即实心节部嵌入位和空心管壁嵌入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般硅材料所面临的体积效应问题.
    V(Ⅳ)/V(Ⅴ)电对在石墨毡与导电塑料复合电极上的反应机理(英文)
    李晓刚;黄可龙;刘素琴;谭宁;陈立泉;
    2006, 12(4):  368-372. 
    摘要 ( 2761 )   PDF (266KB) ( 2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V(Ⅳ)/V(Ⅴ)电对在石墨毡复合电极上反应的速控步骤.结果表明,V(Ⅳ)/V(Ⅴ)电对在石墨毡电极上的反应属准可逆过程,且氧化过程包含有后置化学转化步骤;该过程Tafel斜率的实验值为0.124,而理论计算的,以电化学步骤作为控制步骤的Tafel斜率约0.12,两者吻合很好,表明该氧化过程受电化学步骤控制;以等效电路拟合不同极化电位下的交流阻抗,得出该电化学反应阻抗远大于其他阻抗,意味着电化学过程可能是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与实验得到的极化曲线分析结果相一致.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性能研究
    刘静静;仇卫华;于凌燕;赵海雷;李涛;
    2006, 12(4):  373-377. 
    摘要 ( 2577 )   PDF (266KB) ( 16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低热固相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Co1/3N i1/3Mn1/3O2.研究该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并比较它在商品L iPF6盐和在实验室合成的L iBOB(L iB(C2O4)2)盐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L iPF6/EC+DMC+DEC电解液中,该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其于0.5C、1C、1.5C、2C、3C放电倍率的初始比容量依次为167、163、163、157、147mAh/g,电池的循环性能也较好,说明低热固相合成的材料的有较好的高倍率性能.在L iBOB/EC+DEC+DE电解液中,0.5C倍率下比容量为160 mAh/g,较之L iPF6盐电解液的相差不大,但在高倍率下的比容量有所下降.
    LiFePO_4的制备、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谢辉;周震涛;
    2006, 12(4):  378-381. 
    摘要 ( 2605 )   PDF (536KB) ( 15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高速球磨-高温固相反应法于不同煅烧温度(400~700℃)下合成L 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表明,煅烧温度对合成的L iFePO4晶体结构、表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均有很大影响;经600℃煅烧得到的L iFePO4样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以0.1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8 mAh/g,第15次放电比容量为129.1 mAh/g,充放电效率在99.7%以上;其高温充放电性能亦佳.
    铁氰化钆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石彦茂;杜攀;吴萍;周耀明;蔡称心;
    2006, 12(4):  382-387. 
    摘要 ( 2701 )   PDF (471KB) ( 15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循环扫描法于玻碳电极表面沉积并形成铁氰化钆修饰电极(GdHCF/GC),扫描电镜(SEM)显示,有两种大小和外形明显不同的颗粒状GdHCF附着在电极表面.红外光谱表明,GdCHF的C≡N弯曲振动吸收峰出现在2062.5 cm-1处.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0.2 mol/L NaC l溶液中,GdHCF/GC电极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扫速为20 mV/s时,其氧化还原峰的式量电位分别为E0’(I)=192.5 mV和E0’(II)=338.5 mV.研究了不同支持电解质对GdHCF/GC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GdHCF对Na+离子有优先选择性.
    磷酸三甲酯和碳酸亚乙烯酯对锂离子电池的复合作用
    唐致远;贺艳兵;宋全生;陈玉红;刘元刚;刘强;
    2006, 12(4):  388-393. 
    摘要 ( 2644 )   PDF (1130KB) ( 20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研究了阻燃添加剂磷酸三甲酯(TMP)和成膜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对锂离子电池的复合作用.结果表明,复合使用TMP和VC不仅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而且能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原因可能是在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VC优先还原,还原产物在负极表面聚合形成良好的SEI膜,有效地制约了因TMP在石墨负极表面的分解而造成负极石墨的脱落,同时提高了SEI膜的稳定性.
    块状碳/氧化镍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容特征
    郭天瑛, 朱经纬, 宋谋道, 张邦华,
    2006, 12(4):  394-397. 
    摘要 ( 2649 )   PDF (147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离子交换法将N i2+离子引入酚醛凝胶并碳化,制备出块状的碳/氧化镍(C/N iO)复合物材料.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和循环伏安测试(CV)表明,样品中引入的N i含量可以达到5.9%(by m ass),其存在形式主要是N iO,伴有少量未被氧化的金属N i,比电容和电容性能以N i含量为4.4%的表现最佳.
    聚合物PVP保护的贵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电化学合成新方法
    潘伟;张晓凯;黄明湖;黄绍鑫;冯兴丽;马厚义;
    2006, 12(4):  398-402. 
    摘要 ( 3149 )   PDF (672KB) ( 30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金纳米团簇的稳定剂和形状控制剂,应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尺寸可控的金纳米晶体.借助PVP聚合物的动态伸缩和卷曲特性将电化学还原得到的金纳米粒子前驱体组装成线状和环状的纳米粒子聚集体,再由不稳定前驱体粒子的定向聚集制备厚度为几十纳米的金纳米棱柱.并用分步电化学还原法合成核壳结构的金银纳米复合粒子.本文为制备不同形状和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结构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电化学合成新方法.
    聚合物保护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相转移技术
    冯兴丽;黄明湖;张晓凯;黄绍鑫;潘伟;马厚义;
    2006, 12(4):  403-407. 
    摘要 ( 2612 )   PDF (922KB) ( 18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建立了将PVP保护的金、银、铂纳米粒子从水相转移到油相的简单而有效的相转移技术.方法是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先于水溶液中制备粒度均匀的金属纳米粒子,然后向电化学合成后的金属纳米水溶胶中加入适量正丁醇,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80℃即可使金属纳米粒子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纳米粒子的相转移效率很高,而且相转移后粒子在油相中分散很好,没有团聚现象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在油水混合体系电化学合成金属纳米粒子的实验方法,为收集纳米粒子和制备纳米粒子薄膜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甘油在氧化物/钯复合催化剂上的电氧化研究
    严志远;徐常威;沈培康;
    2006, 12(4):  408-411. 
    摘要 ( 2818 )   PDF (229KB) ( 2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碳载氧化物和Pd的复合催化剂,并以电化学方法研究这一新型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甘油的氧化性能.实验表明,Pd/C催化剂对甘油的电化学氧化有较好活性,但氧化物复合的非铂催化剂对甘油的电化学氧化显示出更高的活性,相对于Pd/C催化剂,其氧化起始电位发生负移及峰电流大幅度提高.本工作还优化了氧化物与Pd的比例.结果证明,氧化物的加入使复合催化剂对甘油氧化产生了协同效应.
    三相流化床电极反应器深度处理制浆废水
    吴丹;史启才;周集体;贾保军;
    2006, 12(4):  412-415. 
    摘要 ( 2150 )   PDF (317KB) ( 1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三相流化床电极反应器(新型电化学反应器)处理制浆废水.研究了曝气量、槽电压、溶液pH值及FeSO4浓度等因素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深度处理制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槽电压20 V,曝气量为0.3 m3.h-1,FeSO4浓度为1000 mg.L-1,pH值≈2.5,反应时间为90 m in时COD去除率为70.1%.
    纳米碳管表面羧基化及其电还原性能
    马淳安;汤俊艳;李国华;楼颖伟;
    2006, 12(4):  416-420. 
    摘要 ( 2795 )   PDF (598KB) ( 2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纳米碳管和硝化后的纳米碳管进行表征,将其制备成粉末微电极,并在碱性溶液中测试它对对硝基苯酚的电还原性能.实验表明:经硝化处理后,碳管表面修饰了羰基,其电还原性能明显提高.依据实验结果探讨了硝化后纳米碳管于对硝基苯酚电还原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低压化成铝箔磷酸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孙岚;邱辉荣;谭惠忠;程雪岩;林昌健;
    2006, 12(4):  421-424. 
    摘要 ( 2690 )   PDF (206KB) ( 2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铝电解电容器低压化成箔作表面磷酸处理,研究了磷酸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对铝箔比容和耐水合升压时间的影响,优化最佳工艺条件,明显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低压化成箔的性能,并应用于生产线.
    农药噻嗪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王琪;陈昌国;司玉军;杨祖洪;李琴;
    2006, 12(4):  425-428. 
    摘要 ( 2403 )   PDF (246KB) ( 1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方波伏安法(SWV)等研究了噻嗪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样品噻嗪酮的SWV测定法.噻嗪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还原涉及两质子/两电子和两质子的不可逆过程.
    CO_2激光-化学腐蚀制作金阵列微电极
    张维;肖江群;周勇亮;
    2006, 12(4):  429-433. 
    摘要 ( 2675 )   PDF (404KB) ( 15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电极的制作是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CO2激光烧蚀结合化学腐蚀快速制作微流控芯片阵列微电极的方法.在溅射Au/Cr的玻璃基片上涂敷指甲油作牺牲层,利用CO2激光烧蚀开窗口,经化学腐蚀后获得阵列电极,电极宽度为100μm.考察了激光加工参数及牺牲层对电极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由键合包封制作的微流控芯片,循环伏安及流动注射分析测试表明,该电极芯片可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安培检测.
    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阴极内促进氧传递研究
    徐洪峰;董建华;侯向理;
    2006, 12(4):  434-438. 
    摘要 ( 2546 )   PDF (460KB) ( 17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离子交换及随后的氢还原,将单质银负载在质子交换膜(Nafion)孔道内.TEM、XRD表征载银Nafion膜的结构,电化学极限电流法测定氧在载银Nafion膜内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因银晶颗粒大于Nafion孔道直径,致使Nafion孔道有所扩张;氧在载银Nafion膜内的扩散系数是无银Nafion膜的4倍.据此,把银引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阴极催化剂表面的Nafion薄层,则电池的性能在高电流密度下有明显的提高,显示了银对该电极内氧传递的促进作用.
    柱状薄层离子色谱电自生式抑制器
    黄维雄;胡荣宗;吴述超;潘丹梅;
    2006, 12(4):  439-441. 
    摘要 ( 2460 )   PDF (250KB) ( 15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一种新型的柱状薄层离子色谱电自生式抑制器.采用多孔电极实现电极-电解液室一体化,消除了电极-电解液室的电压降;柱状薄层的抑制室结构规范了装配工艺并简化了结构,提高其抑制器的性能.
    聚合物热解法还原制备LiFeP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余丽红;曹余良;张晓飞;杨汉西;艾新平;
    2006, 12(4):  442-444. 
    摘要 ( 2357 )   PDF (329KB) ( 1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聚丙烯酸盐热解还原法制备L iFePO4/C材料.经XRD和SEM分析,该材料具有橄榄石结构,结晶程度高,粒度分布均匀,粒径约100 nm.恒流充放电实验表明,该材料放电容量为138 mAh/g,循环性能良好.证实聚丙烯酸盐热解还原法是一种制备L iFePO4材料的新型实用方法.
    TiO_2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曹彬;徐金威;丁玲红;张伟风;
    2006, 12(4):  445-448. 
    摘要 ( 2347 )   PDF (309KB) ( 17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锐钛矿相TiO2粉末和氢氧化钠作原料,应用化学合成法,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制备TiO2纳米管.TEM、XRD分析显示,所得产物为锐钛矿相四方结构的TiO2纳米管.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该TiO2纳米管首次嵌锂容量达260 mA.h/g,可逆容量高,有希望成为未来一种较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丹参酮ⅡA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李光文;林新华;林小燕;
    2006, 12(4):  449-452. 
    摘要 ( 2143 )   PDF (206KB) ( 1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丹参酮ⅡA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含量.在pH 4.0醋酸盐缓冲液中,差示脉冲伏安氧化峰电流与丹参酮ⅡA浓度(3.0×10-7~2.0×10-5mol.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8mol.L-1.玻碳电极可有效消除样品中其它组分对丹参酮ⅡA测定的干扰,已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直接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2006, 12(4):  453-460. 
    摘要 ( 1893 )   PDF (477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能量存储与转移非光刻硅微柱——微网格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Chunhua Feng,Zhiyong Xiao,Philip C H,et al.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6,Vol 8(8),1235-1238次磷酸盐沉积法化学合成Pt-Ru-P电解质以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氧化率和CO耐受性Xinzhong Xue,Junjie Ge,Changpeng Liu,et al.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6,Vol 8(8),1280-1286依据电负性相关的多晶氧化阴离子阴极材料的设计:Li_2MSiO_4体系的开发(M?=?Fe,Mn,Co,Ni)M.E.Arroyo-deDompablo,M.Armand,J.M.Tarascon,et al.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6,Vol 8(8),1292-1298纳米晶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室温合成和锂嵌入M.Anji Reddy,M.Satya Kishore,V.Pralong,et al.ElectrochemistryCommunications,2006,Vol 8(8),1299-1303聚电解质薄膜电池阴极有序催化剂层的设计Mitsuharu Chisaka and Hirofumi Daiguji.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6.Vol 8(8).1304-1308
    电化学会议年历
    2006, 12(4):  461-461. 
    摘要 ( 1485 )   PDF (54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化学2006年(第12卷)1~4期 总目次
    2006, 12(4):  462-468. 
    摘要 ( 17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作者索引
    2006, 12(4):  469-472. 
    摘要 ( 1646 )   PDF (199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