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作者中心
征稿简则
论文范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出版伦理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登录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1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8-2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在乙酰胺-尿素-NaBr-KBr熔体中电沉积纳米Zn-Sb合金
刘鹏;郭新爱;童叶翔;杨绮琴;
2006, 12(3): 239-242.
摘要
(
2575
)
PDF
(351KB) (
14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Zn(II)和Sb(III)在乙酰胺-尿素-NaB r-KB r熔体(343 K)中的电还原.实验表明,Zn(II)和Sb(III)各自还原为金属都是不可逆过程.Zn(II)+2 e→Zn和Sb(III)+3 e→Sb的传递系数分别为0.231和0.319,Zn(II)和Sb(III)在熔体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70×10-6和3.21×10-6cm2.s-1.在乙酰胺-尿素-NaB r-KB r熔体中,调节沉积电位和ZnC l2∶SbC l3(摩尔浓度比),得到Zn含量从29.67%变化到97.34%(by at.ratio)的纳米Zn-Sb合金膜.扫描电镜观测Zn-Sb膜的形态,Zn-Sb沉积膜颗粒大小均匀,粒径在50 nm左右.
钛掺杂对LiNi_(0.75)Co_(0.25)O_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英文)
贺慧;程璇;张颖;王淑芬;
2006, 12(3): 243-249.
摘要
(
2513
)
PDF
(500KB) (
1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0.75-x)Co0.25TixO2(x=0,0.1,0.25)系列正极材料,其结构、形貌、粒度、电化学性能由TG、XRD、SEM和电池充放电测试表征研究表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钛掺杂量密切相关.在钴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Ti含量(x)的增加,材料由六方层状结构逐渐向立方结构转变,x=0.25时,出现了立方相与六方相共存.根据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简要讨论了钛掺杂对正极材料LiNi0.75Co0.25O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LiV_3O_8电极在硫酸锂-水-乙醇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英文)
袁安保;宋维相;
2006, 12(3): 250-256.
摘要
(
2513
)
PDF
(529KB) (
1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低温液相反应再经450℃中温锻烧制备LiV3O8活性物质,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产物LiV3O8结构、形貌.电化学方法研究LiV3O8电极在硫酸锂-水-乙醇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性能.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LiV3O8电极的比容量随电解质溶液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若同时考虑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电极的稳定性,水/乙醇体积比4∶1最为合适.交流阻抗测试表明,溶液的欧姆电阻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随溶液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电极的活性降低.
LiBOB-PC/DEC电解液性质研究
宁英坤;余碧涛;李福燊;仇卫华;
2006, 12(3): 257-261.
摘要
(
3128
)
PDF
(250KB) (
15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锂离子电池新型电解质锂盐L iBOB,并与PC/DEC溶剂配成电解液.室温下研究了L iBOB-PC/DEC电解液电导率随锂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用于L i/ARG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的最佳组成配比,为0.5mol.L-1L iBOB-PC/DEC(3∶7).应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最佳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电极/界面状态,结果显示,石墨电极在这种电解液中可形成良好的SEI膜.
分散剂PVA对水热反应制备LiFePO_4性能的影响
李会林;詹晖;周运鸿;
2006, 12(3): 262-265.
摘要
(
2327
)
PDF
(280KB) (
19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改进的水热反应法制得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L iFePO4颗粒,煅烧时加葡萄糖形成包覆碳.XRD、SEM和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材料粒径约200 nm,颗粒的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具有3.45 V的放电平台,放电容量最高达到140 mAh/g,循环到第40周容量仅衰减2.1%.详细讨论了如何有效调控L iFePO4的粒子尺寸以及包覆碳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爆炸机理分析
陈玉红;唐致远;贺艳兵;刘强;
2006, 12(3): 266-270.
摘要
(
2807
)
PDF
(247KB) (
20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L iCoO2(或L1.05Co1/3N i1/3Mn3O2)/L ixC6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热分解特性以及锂离子电池在加热、过充、短路等情况下的爆炸机理.实验表明,50~350℃之间负极表面存在SEI膜的分解、L ixC6与电解液乃至L ixC6与PVDF等3种放热反应,电解液于178℃时开始放热,L i1-xCo1/3N i1/3Mn1/3O2的热分解反应起始于230℃.锂离子电池在150℃加热时爆炸,1.5 C过充至15 m in时爆炸,短路情况下不发生爆炸.
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及其电极材料的研究
袁俊;余晴春;刘逸枫;马亮亮;吴益华;
2006, 12(3): 271-274.
摘要
(
2797
)
PDF
(414KB) (
2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石墨板、柔性石墨和PAN基碳布经双氧水处理又经热处理后在钒盐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并以处理过的上述电极组装成流动型钒电池.结果表明,电极经处理,其表面反应可逆性增强,峰电流增大,电化学性能明显得到提高.用处理过的石墨电极组装的钒电池其充电电流可达20 mA/cm2以上,放电电流达15 mA/cm2.扫描电镜显示,石墨电极经处理后表层结构发生改变,比表面积增大.
煅烧温度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475)Mn_(0.475)Co_(0.05)]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王丽琴;焦丽芳;袁华堂;王永梅;
2006, 12(3): 275-278.
摘要
(
2306
)
PDF
(220KB) (
35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L i[N i0.475Mn0.475Co0.05]O2.XRD,SEM,循环伏安及充放电容量测试表明,在800℃下煅烧合成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嵌锂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如在20 mA/g和2.3~4.6 V的电压范围内,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8.8 mAh/g,循环30周后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150.2 mAh/g,容量损失16.0%.
液相催化复极性流化床电解槽处理对硝基酚废水
郭士元;张爱丽;周集体;吴丹;
2006, 12(3): 279-283.
摘要
(
2261
)
PDF
(155KB) (
1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液相催化复极性流化床电解槽降解处理对硝基酚废水.溶液中的Fe2+离子与O2在阴极还原生的成H2O2形成了Fenton试剂,实验以对硝基酚为降解底物,考察了槽电压、Fe2+浓度及曝气量对模拟废水对硝基酚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3.0,电压30V,Fe2+浓度500 mg.L-1,曝气量0.4 m3.h-1的条件下,对硝基酚及COD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铅锡合金准二维电沉积的微结构研究
孙斌;
2006, 12(3): 284-287.
摘要
(
2350
)
PDF
(454KB) (
15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铅锡合金的准二维电沉积物具有伪共晶-固溶体双层结构.研究表明,这种奇特的结构是由生长界面上电流密度自发变化引起的.当生长界面处于整个沉积物前端时,电流密度大,铅和锡共同沉积形成伪共晶组织;当生长界面处于整个沉积物后端时,电流密度小,铅沉积成为主要反应,此时沉积物是含铅较多的固溶体组织.
不同直径碳纳米管的抗电化学氧化性
邵玉艳;尹鸽平;高云智;史鹏飞;
2006, 12(3): 288-291.
摘要
(
2949
)
PDF
(215KB) (
20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比较了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不同直径(在100 nm以内)的多壁碳纳米管(CNT)的抗电化学氧化性.将CNT电极于1.2 V(vs.RHE)下电氧化120 h,记录氧化电流~时间变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氧化前后CNT的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随着CNT直径的减小,其氧化电流降低,但其中以为10~20 nm的CNT电极氧化电流最小,表面氧的增量也最小,即被氧化的程度最低,抗电化学氧化性最强.根据不同直径CNT的缺陷位、不定型碳的丰度和碳原子的应力能,分析了其抗电化学氧化性差异的原因.
结晶度对尖晶石LiMn_2O_4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曾荣华;吕东生;李伟善;
2006, 12(3): 292-297.
摘要
(
2520
)
PDF
(299KB) (
17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两种结晶度尖晶石锂锰氧化物.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扫描电镜(SEM)、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谱(EIS)等方法测试表明:以较高温度焙烧制得的L iMn2O4样品结晶度较高,但结晶度较低的样品却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这主要是结晶度较低的样品具有较快的电荷交换速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
细胞色素c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固定、直接电子转移及电催化
印亚静;吕亚芬;吴萍;杜攀;石彦茂;蔡称心;
2006, 12(3): 298-303.
摘要
(
2679
)
PDF
(399KB) (
16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吸附法将细胞色素c(Cytoc)固定在单壁碳纳米管(SWNT)表面.红外光谱(IR)显示被固定的Cytoc能保持原有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性.循环伏安测试表明,Cytoc在SWNT表面能发生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其i~E曲线上出现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基本不随扫速的增加而变化(在20 mV~120 mV/s的扫速范围内,E0’平均值为0.165±0.001V).实验同时给出,吸附在SWNT表面的Cytoc仍能保持其对H2O2电化学还原的生物电催化活性.
Cr_2O_3粉末在CaCl_2熔盐中直接电化学还原的金属通腔电极研究
邱国红;汪的华;金先波;胡晓宏;陈政;
2006, 12(3): 304-309.
摘要
(
2672
)
PDF
(834KB) (
13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金属通腔电极研究Cr2O3粉末于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验证了900℃下Cr2O3粉末在含镁量<0.005%氯化钙熔盐中的分步还原机理,估算其电化学还原动力学参数;并由扫描电镜观察产物形貌,分析电解电位和时间对金属颗粒尺寸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xNi_(1/3)Mn_(1/3)Co_(1/3)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郭晓健;李劼;李益孝;杨勇;
2006, 12(3): 310-314.
摘要
(
2300
)
PDF
(269KB) (
1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以氢氧化物共沉淀为前驱体的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L iN i1/3Mn1/3Co1/3O2正极材料,研究了沉淀温度及烧结过程锂盐投入量对该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室温(~20℃)下合成的氢氧化物为前驱体制备的L iN i1/3Mn1/3Co1/3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高温固相烧结会导致部分L iOH损失,因而在合成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锂,实验表明L i1.08N i1/3Mn1/3Co1/3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
Zr~(4+)离子掺杂对LiFePO_4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阮艳莉;唐致远;
2006, 12(3): 315-318.
摘要
(
2470
)
PDF
(279KB) (
1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固相反应法于惰性气氛下合成掺Zr的L iFePO4正极材料.考察Zr4+掺杂浓度对于目标化合物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实验表明,少量的Zr4+掺杂并未影响目标材料产物的结构,反而有利于降低L iFePO4电荷转移反应的阻抗,从而有利于克服该电极过程中的动力学限制.该正极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倍率放电性能,在0.1C倍率下,L i0.99Zr0.01Fe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35.6mAh.g-1.3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仅3.8%.
氧化铅掺杂碳纳米管糊预氧化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漆红兰;张成孝;
2006, 12(3): 319-323.
摘要
(
2808
)
PDF
(147KB) (
13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掺杂预氧化物质(二氧化铅)、电子介体(二茂铁羧酸)和碳纳米管作电极材料,研制预氧化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碳纳米管糊中掺入二氧化铅可消除抗坏血酸、尿酸等还原性物质对葡萄糖测定的干扰,该传感器在+0.40 V(vs.SCE)的工作电位下仍保持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对含有1.0 mmo.lL-1的葡萄糖溶液,1.8 mmo.lL-1的抗坏血酸和2.2 mmo.lL-1的尿酸均不产生干扰)和较快的响应速率(10 s),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0.50~20 m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此传感器用于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结果满意.
硬脂酸钠在油/水界面自组装膜的电化学研究
唐丽娜;王凤平;朱永春;
2006, 12(3): 324-328.
摘要
(
2482
)
PDF
(220KB) (
1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以铜离子为探针研究硬脂酸钠在油/水界面上的自组装过程.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在蓖麻油/水界面上自组装,经4种聚集状态而达到完整的有序单层膜.Cu2+离子在涂蓖麻油电极上的氧化是完全受吸附控制,而在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自组装膜的油/水界面上,则其电极过程受扩散和吸附两者混合控制.循环伏安测试给出,峰电流ip随扫描速率v变化的拟合方程为:ip=9.214?3.889v1/2+0.5809v,r=0.9978.
对乙酰氨基酚在聚刚果红修饰电极上的伏安测定
罗红斌;张亚锋;陈伟;林新华;林小燕;
2006, 12(3): 329-332.
摘要
(
2431
)
PDF
(292KB) (
19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于玻碳电极修饰聚刚果红薄膜,并研究对乙酰氨基酚(ACOP)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对ACOP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2.0×10-7~2.0×10-6mol.L-1ACOP浓度范围内,其差示脉冲伏安峰电流随浓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0×10-8mol.L-1.该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含量测定.
掺钇纳米NiO的制备及其超大电容性能研究
韩丹丹;陈野;张密林;舒畅;张春霞;徐鹏程;
2006, 12(3): 333-337.
摘要
(
2338
)
PDF
(338KB) (
1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Y的纳米N iO.XRD分析表明,Y的添加不改变N iO的晶体结构,但晶粒尺寸有所减小.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对Y-N iO电极材料在5 mo.lL-1KOH溶液中作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化学掺杂提高了电极的比容量,当N iO与Y2O3的质量比为1∶0.1时,单电极放电比容量可达到363 F.g-1,比纯氧化镍电极提高了2.02倍.交流阻抗测试显示,Y掺杂降低了电解液在电极中的扩散阻力,提高了质子扩散能力,从而表现了更好的电容性能.
taC∶N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初步研究
刘姝;王广甫;汪正浩;
2006, 12(3): 338-340.
摘要
(
2623
)
PDF
(248KB) (
14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aC∶N膜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半导体电极材料,但该电极制作中存在基底硅片与导线间的欧姆接触问题.根据高温处理对taC∶N膜性质的影响,本文先在硅片上制作欧姆接触,再沉积taC∶N膜,并由此得到了一批具有不同含氮量的taC∶N电极.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膜中氮含量的增加只使阴极背景极限正移,而对阳极背景极限几乎没有影响,电化学窗口也因此而变窄.
电解二氧化锰在Mg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余丹梅;司玉军;陈昌国;刘渝萍;刘艳;
2006, 12(3): 341-344.
摘要
(
2308
)
PDF
(273KB) (
15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X射线衍射研究了电解二氧化锰在MgSO4溶液中的可充性和充放电过程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电解二氧化锰具有一定的电化学循环性能;经过初始几次充放电循环后,达到稳定状态;充放电过程电解二氧化锰的γ-MnO2晶体结构可逆地发生变化,保证了电解二氧化锰的可充性.
生物浸出回收废弃镍-镉电池研究
夏良树;傅仕福;陈仲清;
2006, 12(3): 345-348.
摘要
(
2099
)
PDF
(123KB) (
1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国,只有不到1%的废弃干电池被回收,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既经济、快速,又利于环保的处理废弃干电池方法.生物浸出是回收废弃干电池有毒金属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应用本地下水道废水经驯化培养后产生的酸性废水作浸出菌种,考察pH值、生化反应器污水停留时间(RTB)、浸取时间、生化反应液是否添加Fe粉等实验条件对废弃镍-镉电池镍、镉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1.8~2.1、RTB 5 d、浸取时间50 d、生化反应液添加Fe粉条件下,可使镍-镉电池中镍、镉浸出率分别达到87.6%和86.4%,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周剑章,
2006, 12(3): 349-354.
摘要
(
1637
)
PDF
(302KB) (
3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化学会议年历(英文)
2006, 12(3): 355-356.
摘要
(
1582
)
PDF
(73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告合作
更多>>
文章选辑
更多>>
公益讲座
更多>>
讲座PPT分享
第五期:电化学基础与发展
第四期: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
第三期:电化学制造专场
第二期:燃料电池专场
第一期:锂离子电池专场
新闻公告
更多>>
《电化学(中英文)》(Journal of Electr...
第五届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评奖结果
泪别先生!沉痛悼念田昭武院士!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电化学(中英文...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结果公布
AAAS等多家国内外科技新闻媒体报道“电化学十大科学问题...
吴浩青院士诞辰110周年: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
田昭武:坚持科学创新,做大人生的“价值”
大奖等你!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正式启动
《电化学》期刊编委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2023年、202...
会议信息
更多>>
中国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J. Electroch...
首届电化学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电化学》青年编委会会议在厦门...
“强刊兴学”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推进会在京召开
《电化学》期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成功召开
第一届原位电化学显微分析论坛在厦成功召开
首届全国高端制造电子电镀论坛(FEPAM-2022)在厦...
友情链接
更多>>
厦门大学
中国化学会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亿纬锂能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扫一扫,欢迎关注《电化学》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