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作者中心
征稿简则
论文范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出版伦理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登录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年目录文章
电化学(中英文)1999 Vol.5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的应用及进展
田中群, 任斌, 佘春兴, 陈衍珍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1-13.
摘要
(
2124
)
PDF(pc)
(455KB)(
2864
)
可视化
收藏
常规电化学研究方法是以电信号为激励和检测手段,它提供的是电化学体系的各种微观信息的总和,难以准确地鉴别复杂体系的各反应物、中间物和产物,并解释电化学反应机理.近年来,由谱学方法(以光为激励和检测手段)与常规电化学方法相结合产生的谱学电化学技术得到迅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11
)
Select
2.
(p-CH_3C_6H_4SO_3)_3Nd+DMF体系中电沉积钕-铁族合金膜
Liu Peng Tong Yexiang Yang Qiqin * Yang Yansheng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14-17.
摘要
(
2068
)
PDF(pc)
(180KB)(
1271
)
可视化
收藏
本世纪30年代Audreith等人基于分离稀土元素的目的,在某些有机溶剂电解液中用汞阴极电沉积了个别的稀土汞齐[1].1954年Moeler等在乙二胺中电沉积了Y、La和Nd(稀土含量只有50%左右)[2].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稀土合金功能薄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3.
镍合金在含硫代硫酸根离子之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孔蚀研究
李永发,王廷玉,蔡文达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18-24.
摘要
(
2353
)
PDF(pc)
(575KB)(
1656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硫代硫酸根离子对镍基690合金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之孔蚀行为.发现在单纯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镍基690合金不发生孔蚀.在氯化钠水溶液中,当添加的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低时,会增进孔蚀的敏感性;当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高时,则反而抑制孔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6
)
Select
4.
空间分辨电化学技术用于研究金属局部腐蚀
林昌健, 卓向东, 冯祖德, 杜荣归, 田昭武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25-30.
摘要
(
2505
)
PDF(pc)
(157KB)(
1207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介绍我们已建立的具有微米空间分辨度的电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多种扫描微电极技术,并用于研究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及局部腐蚀破坏过程.结果表明,这些空间分辨电化学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有助于深化对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特别是金属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机理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9
)
Select
5.
电化学法评估Ti-6Al-4V合金表面氧化膜之特性
陈建仲, 高庆良, 王忠益, 薛文景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31-35.
摘要
(
2138
)
PDF(pc)
(220KB)(
1688
)
可视化
收藏
Ti_6Al_4V合金因具有低密度,高强度,成为航太及生医方面重要使用的材料.此合金因表面层形成氧化膜的特性,更可广泛地应用于要求较高材料性能的环境上.近年来,更由于Ti_6Al_4V合金接近于人体骨骼的轻质结构,大量使用于骨科手术植入物.本研究即针对此种钛合金表面在盐酸及硫酸中的腐蚀及耐蚀行为进行评估.实验中,配合直流定电压及极化曲线扫描,观察出随时间而电流值增加之变化情况.此外,进行交流阻抗测试,而得到表层电容值,电阻值.比较极化曲线与交流阻抗频谱各测试值即可得到评估此合金的表面氧化层特性的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6.
次磷酸盐氧化反应历程的研究
孙冬柏,金莹,俞宏英,杨德钧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36-42.
摘要
(
2481
)
PDF(pc)
(138KB)(
2520
)
可视化
收藏
对次磷酸盐体系循环伏安曲线-0.4V(SCE)处氧化峰(Ⅱ峰)的特性及本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Ⅱ峰与Ⅰ峰直接相关,对应于活性吸附态的偏亚磷酸根氧化生成磷酸根的电极过程,Ⅱ峰是偏亚磷酸根脱出的H-ads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的结果.确定了吸附态偏亚磷酸根转变为惰性亚磷酸根反应的控速步骤为偏亚磷酸的脱附过程,并估算了脱附速度常数.最后给出可能的吸附态偏磷酸根氧化生成磷酸根的电极历程及总的次磷酸根氧化机制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7.
高分子缓蚀剂的合成及其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
林薇薇,王胜先,张鉴清,袁骏,季振国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43-48.
摘要
(
2469
)
PDF(pc)
(253KB)(
1309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硫脲二乙烯三胺缩聚物(ET),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研究其在混凝土孔隙模拟液及混凝土中对钢筋腐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对钢筋的点蚀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模拟液中添加1%该缓蚀剂就可以使氯子的容忍度从0.02mol/L提高到0.10mol/L,并与NaNO2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既能吸附于钢筋表面,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缓电解质渗透.对于钢筋混凝土的腐蚀防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2
)
Select
8.
应力对低合金钢焊接接头相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吴荫顺,刘德宇,曹备,王凤丽,方智,张琳,张峥嵘,杨海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49-54.
摘要
(
2242
)
PDF(pc)
(262KB)(
105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区相电化学测试技术,测量和研究了16Mn钢焊接接头上不同热经历区在硝酸盐溶液中的微区相电化学行为(包括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曲线)以及外加载荷(应力)的影响.此外,还分别测量了各区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电化学行为,尤其是加载状态下的行为.结果表明,加载后各热经历区以及各区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自腐蚀电位均比未加载前负移,相应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铁素体和珠光体之间电位差明显减小.加载后各热经历区中自腐蚀电位最负和次负的仍处在熔合线区和不完全正火区,从而成为焊接接头腐蚀电池中的率先腐蚀区.应力促进腐蚀并非是通过增大铁素体和珠光体之间的电位差,而是通过提高各微区相组织自身的电化学活性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9.
模拟生物膜方法研究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
王庆飞,隋静,苏润西,孔德英,宋诗哲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55-58.
摘要
(
2219
)
PDF(pc)
(187KB)(
1543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微生物腐蚀受到广泛重视.本文根据生物膜的结构特征,以含羧酸官能团的β_D甘露糖醛酸单元等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凝胶沉积于电极表面,形成模拟生物膜,初步建立起模拟生物膜环境的实验方法,并探讨了模拟海水NaCl溶液中生物膜对10CrMoAl、E2低合金钢和18_8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法、电偶电流测试及交流阴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上述材料在模拟生物膜环境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1
)
Select
10.
Co对NiO_xH_y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英文)
曹晓燕, 张文虎, 袁华堂, 张万林, 林荫浓, 周作祥, 张允什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59-67.
摘要
(
2784
)
PDF(pc)
(682KB)(
115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阴极化电沉积法在抛光镍板及ITO玻璃表面制备了含Co量为16.2%的NiOxHy薄膜,薄膜厚度分别为42nm、21nm,采用透射光谱以及线性电位扫描、交流阻抗和阳极稳态极化曲线等测试技术,考察了Co对NiOxHy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光谱测试范围为300~2500nm.结果发现:Co能降低薄膜着色态在可见光区及部分近红外区的透过率,通过电压调节不仅可以调光而且可望能够控温;同时Co还能降低NiOxHy薄膜电致变色电位,升高薄膜氧化着色过程中的氧析出过电位,对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有改进作用,但降低了着色过程中质子的扩散系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Ni/ZrO_2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
彭群家, 穆道彬, 马莒生, 唐祥云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68-73.
摘要
(
2306
)
PDF(pc)
(318KB)(
1423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Wats镀镍液中ZrO2颗粒与镍复合电沉积的阴极电流密度以及颗粒在镀液中分散量对颗粒共析量的影响,探讨了复合电沉积的过程与模型.研究表明,在小的颗粒分散量下,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导致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减少.在大的颗粒分散量,小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的强吸附过程所控制,致使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加;大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造成共析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7
)
Select
12.
钡镁锰矿/水羟锰矿型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储炜,刘德尧,尤金跨,杨勇,林祖赓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74-79.
摘要
(
2729
)
PDF(pc)
(437KB)(
1455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XRD、TEM、ICP、低速CV以及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一种3V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样品主要由大隧道型结构的钡镁锰矿和层状结构的水羟锰矿组成,该样品的微观形貌为层间距约10nm的叠片状结构.Li+在样品中的嵌入脱出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未经提纯的样品前3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29mAh/g,100次循环后为96mAh/g.材料结构中嵌入隧道及层间的杂质金属阳离子起着结构支撑以及维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3
)
Select
13.
四磺酸基酞菁锌在水和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刘尔生,吴谊群,杨建辉,黄丽英,王俊东,杨素苓,陈耐生,黄金陵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80-85.
摘要
(
2873
)
PDF(pc)
(294KB)(
1322
)
可视化
收藏
在非水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及N,N_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伏安曲线.呈现三对电流峰,表明存在三个可逆或准可逆酞菁配体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在水溶液中则不呈现准可逆行为,且波形改变很大.此外,还比较了四磺酸基酞菁锌的水溶液在自然光和红光(600~700nm)照射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其氧化还原峰的数目和峰电位基本不变,但在红光照射下比自然光照射下的峰电流明显增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8
)
Select
14.
沉积钴镀层的粘接式氢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先友,张允什,阎杰,袁华堂,宋德瑛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86-93.
摘要
(
2709
)
PDF(pc)
(317KB)(
1607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碱性可充电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球型氢氧化镍粒子表面化学镀钴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通过比较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讨论了电极的放电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和Ni(OH)2/NiOOH氧化还原可逆性.实验还发现镀钴后的氢氧化镍电极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电极特性.测定了化学镀钴前后氢氧化镍电极的交流阻抗,表明镀钴后氢氧化镍的基体之间的有较低接触电阻.此外,本文还对钴镀层改进氢氧化镍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9
)
Select
15.
一种新型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的研究
赵莹歆,刘昌炎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94-98.
摘要
(
2551
)
PDF(pc)
(213KB)(
1821
)
可视化
收藏
对多种新型Li离子导电的polymer_in_salt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这种固体电解质是将很少量的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聚丙烯酸锂熔于低温共熔锂盐中得到的,室温电导率为10-5S/cm(29℃),较由聚氧化乙烯(PEO)制造的polymer_in_salt固体电解质,电导率有明显地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
)
Select
16.
在液镓电极上反丁烯二腈的电氢化二聚
何为,黄颖,张胜涛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99-105.
摘要
(
2405
)
PDF(pc)
(327KB)(
1278
)
可视化
收藏
在液镓电极上,反丁烯二腈(FDN)的电氢化二聚(EHD)不仅能在含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四乙基对甲苯磺酸铵(TEA_PTS)溶液中发生,同样也能在含低浓度的强表面活性剂如TritonX_100溶液中进行.在不含有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FDN在滴镓电极上产生一个2电子还原波,生成名为丁二腈的饱和单体.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TEA_PTS或低浓度的TritonX_100时,原来的2电子还原波分裂成两个连续的单电子还原波,生成相应的电氢化二聚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7.
苯在旋转圆盘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动力学
张新胜, 丁平,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106-110.
摘要
(
1834
)
PDF(pc)
(215KB)(
1433
)
可视化
收藏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接氧化为马来酸.Fleszar和P...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新结构
韩明,徐洪峰,衣宝廉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1
): 111-114.
摘要
(
2225
)
PDF(pc)
(436KB)(
1917
)
可视化
收藏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能量效率和功率密度高,无电解质腐蚀,环境友好,可望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的发电装置、便携式电源和地面发电站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投巨资对其进行研究开发[1].传统的单对PEMFC由膜~电极组件和其两侧的集流板构成,其中膜~电极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6
)
Select
19.
热对镍阳极膜光电流测定的影响
陈航,江志裕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25-129.
摘要
(
2156
)
PDF(pc)
(215KB)(
1086
)
可视化
收藏
镍在碱溶液中阳极膜的形成和性质与化学电源和金属腐蚀等有关.在这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报导.其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除一般的电化学方法[1,2]外,还有许多现场谱学方法,如:紫外_可见光谱[3],红外光谱[4],光热光谱[5],拉曼光谱[6],椭圆法[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20.
合金元素及模拟热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之孔蚀性质影响
刘宏义,李汝桐,蔡文达,谢荣渊,潘永村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30-139.
摘要
(
2567
)
PDF(pc)
(2048KB)(
1393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Ni元素及不同模拟焊后热影响区(HAZ)组织对2205双相不锈钢孔蚀性质之影响.结果发现:在研究成分范围内,不同Ni含量对于底材电化学极化曲线之影响不大,其Enp和Enp均在1100~1200mV之间.然而不同冷速之Gleeble模拟HAZ组织,其极化曲线不但阳极电流密度增加,Enp及Enp下降,钝态区域缩小,且循环扫描以后有明显迟滞现象.显示经过不同冷却时间之热履历,已破坏2205双相不锈钢抗孔蚀能力,而蚀孔形成后之再钝化能力也变差.电解分离分析法证实形成Cr2N之N含量超过200×10-6时,循环极化曲线积分之Q值有显著增加之趋势,显示HAZ组织抗孔蚀性质能力主要和Cr2N析出量多寡有关,Cr2N愈多,孔蚀生长之速率也愈快.但部份HAZ组织会形成Cr2N无析出区,此种无析出区不易诱发蚀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8
)
Select
21.
钝性合金摩擦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
孙冬柏,李涛,俞宏英,杨德钧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40-144.
摘要
(
2106
)
PDF(pc)
(317KB)(
1249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Cr含量的Fe_Cr合金在H2SO4溶液体系中的摩擦腐蚀过程.重点考察了载荷、摩擦速度、Cr含量及H2SO4溶液浓度对摩擦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摩擦仅作用在金属部分表面时,在钝化电位区,外加载荷和摩擦速度对摩擦电流密度有较大的影响.合金材料耐蚀性的增加或溶液腐蚀性的降低,都将有利于降低Fe_Cr合金材料在H2SO4溶液体系中的流失速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2.
碳钢缝隙内溶液化学和阳极极化行为研究
陈卓,杜翠薇,曹备,吴荫顺,杨海,张峥嵘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45-151.
摘要
(
2606
)
PDF(pc)
(350KB)(
1629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缝隙腐蚀的溶液化学和缝中金属阳极极化行为,设计一种楔形缝隙模拟装置.以碳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了在3.5%(wt)NaCl溶液中缝内各位置的电极电位、Cl-浓度、pH值以及缝外阳极极化时电流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非极化状态下,距离缝口约2cm处的金属电位最负,最容易被腐蚀.缝外阳极极化促进缝隙腐蚀,并使得缝内溶液Cl-和H+富集更严重;缝口金属受极化影响,腐蚀加剧,而缝隙深处却由于沉积盐膜作用而受到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3
)
Select
23.
孔蚀阴极保护电位测试方法的研究
许淳淳,刘幼平,张晓波,赵旭辉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52-156.
摘要
(
2389
)
PDF(pc)
(214KB)(
1337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拟闭塞电池法和模拟闭塞区溶液法测定了0Cr18Ni9奥氏不锈钢0.5mol·L-1NaCl溶液体系在孔蚀的不同阶段孔内外间电流的换向电位ET.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ET值随闭塞区溶液组成的变化而变化.将ET与由孔蚀滞后环法于不同扫描速度和不同回扫电流所测得的孔蚀保护电位EP值作比较,发现EP值范围处于ET值范围之内,定义ET的下限值-440mV为孔蚀阴极保护电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24.
界面缓蚀剂的吸附稳定性
甘复兴,汪的华,邹津耘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57-161.
摘要
(
2349
)
PDF(pc)
(213KB)(
2229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阳极脱附电位可作为评价缓蚀剂吸附稳定性的一个经验参数;缓蚀剂吸脱附诱导的电化学振荡是缓蚀体系的一种特殊失稳状态,即缓蚀剂吸附过程与电极反应中间吸附态产物耦合的结果;卤素离子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某些有机缓蚀剂的吸附复盖度,而且可以增强其吸附稳定性;微分极化曲线是研究吸附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8
)
Select
25.
土壤中钢铁表面防护层缺陷的电化学检测
宋诗哲,靳世久,宋小平,徐云海,李健,廖宇平,赖广森,刘玲莉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62-165.
摘要
(
2304
)
PDF(pc)
(254KB)(
1272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建立了实验室检测钢铁表面防护层破损与剥离的电化学方法.提出了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以电极阻抗幅值比K的变化关系作为防护层缺陷状态的表征.用此方法测定了土壤中阴极保护的表面涂覆不同状态石油沥青防护层的A3钢模拟试片,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9
)
Select
26.
高能脉冲电沉积ZrO_2和ZrO_2-Y_2O_3涂层
于维平,何业东,张立娜,王德仁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66-170.
摘要
(
2125
)
PDF(pc)
(936KB)(
1264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18_8不锈钢、塑料和陶瓷上高能脉冲电沉积ZrO2和ZrO2_Y2O3涂层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在10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电沉积ZrO2涂层和ZrO2_Y2O3涂层后,18_8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20倍以上,氧化物的抗剥落能力提高100倍以上,其中ZrO2_Y2O3涂层的性能更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27.
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李红,江琳才,计亮年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71-178.
摘要
(
2596
)
PDF(pc)
(569KB)(
1585
)
可视化
收藏
用电位扫描、旋转环盘电极和微分电容等方法研究了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6的介质中,观察到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波,它是可逆的二电子反应,其还原产物RFH2在电极上的吸附为弱吸附,溶出性能良好,在6<pH<10的介质中,出现两个分离但仍有部分重叠的氧化还原波,相应于两步单电子反应,还原所生成的RFH和RFH2发生强吸附,很难溶出.在pH>10的介质中,仍然出现两个分离但有部分重叠的氧化还原波,其还原产物的溶出性能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
)
Select
28.
基于微带阵列电极的微型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贾能勤,孙翠珏,高林,章宗穰,朱建中,张国雄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79-185.
摘要
(
2856
)
PDF(pc)
(641KB)(
1345
)
可视化
收藏
用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了微带阵列电极(MAE),考察了该电极在铁氰化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微带阵列电极表面,修饰一层全氟代磺酸酯(Nafion)膜作为基底电极,并把电子介体二茂铁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基底电极上制备了微型葡萄糖传感器.探讨了微酶电极对葡萄糖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该微酶电极响应时间小于10s,检测线性上限为8mmol/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5
)
Select
29.
高序热解石墨与玻碳电极上DNA的氧化和吸附行为
周剑章,吴玲玲,罗瑾,林仲华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186-193.
摘要
(
2664
)
PDF(pc)
(1654KB)(
1493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序热解石墨(HOPG)电极上,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法(ECAFM)探究小牛胸腺DNA(CTDNA)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实验发现,控制电位下预极化对双链DNA在HOPG电极上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而对单链DNA影响不大.实验表明,在HOPG电极上ECAFM是DNA研究领域十分有用的技术,根据AFM图象,结合文献上的DNA吸附模型提出了CTDNA在HOPG电极表面DNA吸附的模型.本文还首次采用现场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研究DNA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对研究DNA的吸附该技术具有比伏安法更高的灵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30.
沙蚕毒系仿生性农药(CH_3)_2NHCH(CH_2S_2O_3)_2Na·H_2O的电化学研究(英文)
张长庚,孙刚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00-200.
摘要
(
2659
)
PDF(pc)
(284KB)(
1163
)
可视化
收藏
杀虫单(CH3)2NHCH(CH2S2O3)2Na·H2O是我国独自开发的一种沙蚕毒系仿生性农药.我们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杀虫单的电极反应过程及在电位扫描速率,支持电解质PH以及浓度变化时对峰电流及峰电位的影响.研究表明杀虫单发生不可逆还原电极反应,还原产物二氢沙蚕毒素在电极上发生强吸附,其吸附量为8.23×10-10mol/cm2.在随后的循环电位扫描中二氢沙蚕毒素氧化生成沙蚕毒素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新电流峰.沙蚕毒素与二氢沙蚕素的峰电位相差33mV,两者间有2电子可逆电极反应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31.
氢在电镀锌层中的扩散渗透性的研究
曹江利,吴继勋,卢燕平,史洁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01-205.
摘要
(
2812
)
PDF(pc)
(912KB)(
1488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氢在镀锌层中的扩散渗透性,采用电化学氢渗透技术对Fe/电镀Zn双层试样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镀锌层的厚度对镀层氢扩散系数以及氢稳态渗透通量的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电镀锌层中氢扩散系数约为10-11cm2·s-1数量级,镀锌层能够阻滞氢的扩散渗透.相应地,随镀层厚度增大,试样氢稳态渗透通量和氢有效扩散系数减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32.
玻碳电极上六氰亚铁酸钯膜的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研究
薄爱丽,林祥钦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06-211.
摘要
(
2346
)
PDF(pc)
(306KB)(
116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六氰亚铁酸钯膜修饰电极在HCl,KCl和NaCl溶液中的现场反射FTIR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膜具有内外两层结构,分别为Pd2Fe(CN)6和M2PdFe(CN)6,其中M为支持电解质一价阳离子.在1mol/LNaCl中,内层的氧化电位Em=0.87V(vs.Ag/AgCl),外层为0.77V.在1mol/LHCl或KCl中两层的氧化还原波重叠为一个大CV波峰而难以分辨,然而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清晰地分辨出这两种结构在所有3种溶液中CN的不同振动频率,发现H+离子是最佳的支持电解质,能使这两种结构同时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33.
XYZ-2型高性能电化学离子色谱抑制柱
胡维玲,林华水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12-217.
摘要
(
2453
)
PDF(pc)
(1062KB)(
159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离子色谱电化学抑制器的填料问题,提出以直径大小一致、中等磺化深度的球状树脂为最佳方案.改进后的抑制效率达99.98%,灵敏度提高了约10%,离子的峰高及保留时间的重现性均优良(c.v.<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34.
PEMFC催化层中PTFE和Nafion对催化剂利用率的影响
程晓亮,衣宝廉,张景新,韩明,乔亚光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18-223.
摘要
(
2830
)
PDF(pc)
(1915KB)(
191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质子膜燃料电池催化层中加入的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磺酸树脂(Nafion)对催化剂利用率的影响.PTFE对催化剂利用率的影响很小.但在亲水型电极中,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电子导通会受到Nafion的阻碍,并导致催化剂利用率降低.由于Nafion分子很小,因此与Pt/C中Pt颗粒的接触没有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2
)
Select
35.
LiMn_2O_4正极在高温下性能衰退现象的研究
胡晓宏,杨汉西,艾新平,李升宪,洪昕林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24-230.
摘要
(
2361
)
PDF(pc)
(139KB)(
1748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恒流充放电方法测量了温度升高导致LiMn2O4正极容量衰减的情况.发现当环境温度上升到50℃时,LiMn2O4电极出现严重的容量损失和性能衰退,充电态的电极受影响的程度最为严重.对电解液的原子发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电极晶相结构X_射线衍射及循环伏安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LiMn2O4中阳离子混乱度增大形成无序尖晶石结构,锰离子的溶解度迅速增加,电解液出现催化氧化是导致容量不可逆衰减的原因.采用富锂尖晶石材料是抑制LiMn2O4高温性能下降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7
)
Select
36.
细菌修饰的碳糊电极表面超细微粒金膜的制备及应用
胡荣宗,阮源萍,许浩,傅锦坤,张伟德,胡文云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31-235.
摘要
(
2405
)
PDF(pc)
(450KB)(
112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巨大芽孢杆菌D01修饰的碳糊电极表面制备超细微粒金膜的新方法,获得由平均粒径为80nm金微粒组成的金膜.该方法操作简单,耗金量少,以此金膜作为工作电极检测水溶液中痕量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检测灵敏度达0.02ng/mL.该电极既可象金片电极多次反复被使用,也可以象碳糊电极一样不断更新表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37.
摩擦条件下硫脲对1Cr18不锈钢电化学行为的作用
熊金平,孙冬柏,杨德钧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2
): 236-241.
摘要
(
2362
)
PDF(pc)
(264KB)(
1076
)
可视化
收藏
控制金属材料的腐蚀或磨损有三种方法:1)合理选用耐蚀金属材料(包括开发新材料或对材料进行适宜的表面强化处理;2)改善金属材料服役的介质环境(包括合理使用缓蚀剂);3)采取电化学保护措施.由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各种摩擦副往往受腐蚀与磨损的协同作用而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38.
椭圆偏振光谱方法对电化学的研究及应用
黄宗卿,张胜涛,谢上芬,陈昌国,杨雨如,朱伟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3
): 247-253.
摘要
(
2387
)
PDF(pc)
(271KB)(
1757
)
可视化
收藏
Ellipsometric measurements are often extremely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very thin surface layers,to changes in their thickness(or coverage),and to changes in surface topography at an atomic scale.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use of ellipsometry for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particularly attractive.The ellipsometric studies on electro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carried out in the Electrochemical Laboratory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are reviewed briefly: 1)The studies on electrochemistry of classical ellipsometry: 2)The new function V op suggested by the authors. 3)The applications of new approcaches with new function V op suggested by the author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46
)
Select
39.
乙腈溶液中锇氮化合物电化学诱导桥氮偶联过程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英)
陈声培,孙世刚,黄国贤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3
): 254-260.
摘要
(
2288
)
PDF(pc)
(296KB)(
1102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位 红外反射 光谱(in_situ F T I R S) 结合紫 外可见 光谱( U V/ Vis) 和 电化学循 环伏安技术( C V) ,研究了[ Os V I( N)( N H3) 4]( C F3 S O3) 3 的 电化 学诱 导桥 氮偶 联过 程. 首次 在 Pt 电 极上检测到桥 氮 混 合 价 锇 物 种[ Os_ N ≡ N_ Os] 及 其 随 电 位 的 变 化 过 程 . 在 约 2 m m ol/ L 〔 Os V I( N)( N H3) 4〕( C F3 S O3) 3 + 0 .1 m ol/ L T B A H 的乙腈溶 液中,选 取0 .4 ~- 1 .0 V 电位 区间 100 m V/s 扫描速度 ,对 Pt 或 G C 电 极进行电 化学循环 伏安处 理,处 理 后的 电极 表 面均 可积 累 一层 深绿 色 的沉积物,表 明电化 学诱导 N_ N 偶联效 应已在 电极上 发生, 并形 成了 混合 价 桥氮 络合 物. 同时 ,在 上述过程中 所生成 的混合价 锇氮物种 ,有可能 较强地 吸附在电 极表 面,且 形成 一定 厚度 的表 面层, 从而减缓了 体系中 Os V I≡ N 物种在电 极上的 继续还 原.同 时可 以看 到,随 着 C V 的 不 断进 行,溶 液 颜色将逐渐 地由黄变 绿.经过 长时间( 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0.
镍氧化膜对 H_2PO_2~- 电氧化的去活化效应
蒋太祥,吴辉煌
电化学(中英文) 1999, 5 (
3
): 261-266.
摘要
(
2283
)
PDF(pc)
(262KB)(
1106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开路 电位 测 量和 循 环 伏 安 法研 究 碱 性 介 质中 H2 P O-2 在 镍电 极 上 的 电 氧化 过程,并 对镍氧化 膜的去活 化机理 进行了探 讨.结果 表明,镍 电极在 碱性 介质 中由 于氧 化膜 的快 速形成而显示 出明显 的非 催化 活 性. H2 P O-2 的 氧 化发 生 在 较负 的 电位 范 围, H P O2 -3 为 氧 化 的 最终 产物. H2 P O-2 的 氧化过程 分为 H2 P O-2 吸附 、 P- H 键断 裂、活性 中间 物形 成及 其氧 化等 步骤 . H2 P O-2与活性 镍充分 的相互作 用是形成 活性基 团及随后 氧化的 必要条件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
)
广告合作
更多>>
文章选辑
更多>>
公益讲座
更多>>
讲座PPT分享
第五期:电化学基础与发展
第四期: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
第三期:电化学制造专场
第二期:燃料电池专场
第一期:锂离子电池专场
新闻公告
更多>>
《电化学(中英文)》(Journal of Electr...
第五届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评奖结果
泪别先生!沉痛悼念田昭武院士!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电化学(中英文...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结果公布
AAAS等多家国内外科技新闻媒体报道“电化学十大科学问题...
吴浩青院士诞辰110周年: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
田昭武:坚持科学创新,做大人生的“价值”
大奖等你!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正式启动
《电化学》期刊编委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2023年、202...
会议信息
更多>>
中国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J. Electroch...
首届电化学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电化学》青年编委会会议在厦门...
“强刊兴学”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推进会在京召开
《电化学》期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成功召开
第一届原位电化学显微分析论坛在厦成功召开
首届全国高端制造电子电镀论坛(FEPAM-2022)在厦...
友情链接
更多>>
厦门大学
中国化学会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亿纬锂能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扫一扫,欢迎关注《电化学》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