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11-28
    研究论文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于景荣,邢丹敏,刘富强,刘建国,衣宝廉
    2001, 7(4):  385-395. 
    摘要 ( 3145 )   PDF (171KB) ( 6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以质子交换膜 (PEM )作为电解质和隔膜 ,其性能强烈地依靠PEM的性质 .本文分析了PEMFC对PEM的要求 ,对全氟化、部分氟化和非氟化的PEM进行了分类介绍 ,着重讨论了膜的结构、制备、性质以及它们在PEMFC中的应用
    本征导电聚合物开发的最新进展
    陈婉,梁成浩,谢阳
    2001, 7(4):  396-402. 
    摘要 ( 2195 )   PDF (328KB) ( 20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征导电聚合物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因具有独特的化学、电化学和光学性能 ,在能源、电磁屏蔽和电致发光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扼要综述本征导电聚合物的开发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研究
    庄全超,武山,刘文元,陆兆达
    2001, 7(4):  403-412. 
    摘要 ( 3651 )   PDF (416KB) ( 86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影响有机电解液电导率的主要因素 ;总结了有机电解液的一般特点 ,从有机溶剂和电解质锂盐两个方面介绍了有机电解液的化学和电化学 ;概述了各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质和近年来的研究状况 ;综述了有机电解液在电解质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文章最后对有机电解液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的评论
    光诱导纳米二氧化钛超亲水薄膜SPM图像分析和氧空位浓度理论探讨
    曾人杰,林仲华,方智敏
    2001, 7(4):  413-420. 
    摘要 ( 2537 )   PDF (318KB) ( 17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典型的二氧化钛纳米超亲水薄膜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 )和电化学测试系统进行一般性的表征 .着重运用固体化学和纳米力学的原理 ,对SPM图像、氧空位浓度和超亲水性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进一步解释了作者于 1999年底提出的 ,与润湿性能有关的二氧化钛缺陷生成反应方程、普适表面物理模型、两憎 (amphiphobic)表面概念和材料表面设计问题
    合成条件对尖晶石LiMn_2O_4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徐俊峰,江志裕
    2001, 7(4):  421-426. 
    摘要 ( 2497 )   PDF (304KB) ( 17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Li2 CO3、LiOH、LiNO3以及电解MnO2 (EMD)作原料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尖晶石LiMn2 O4 .结果表明 ,反应物种类及合成条件对LiMn2 O4 的电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以LiNO3和EMD为合成原料制得的LiMn2 O4 性能最佳 .其制备条件分两步 :先在 2 80℃加热 6h ,使熔融的LiNO3渗入EMD微孔 ,然后在 75 0℃下焙烧合成
    热对银电极阳极膜光电流测定的影响
    顾元,江志裕
    2001, 7(4):  427-432. 
    摘要 ( 2383 )   PDF (248KB) ( 1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光电流 ,光热信息和热电流方法研究了热对Ag在 1mol/LNaOH溶液中表面阳极膜光电流的影响 .所用光源为 4 88nm和 5 32nm的激光 .结果表明Ag2 O层具有半导体光电流特性 ,在Ag ,Ag2 O和AgO的转变过程中 ,光照下电极表面的温升不同 .对照循环伏安曲线 ,及光电流和热电流曲线 ,可以证明在电位朝负方向扫描过程中于 0 .37V出现的阳极光电流峰和 0 .1V出现的阴极光电流峰主要是由光照下温度升高引起的热电流所造成的 .光电流和热电流随着光强度的增强而线性增强
    铝锂混合掺杂尖晶石相Li_(1+x)Al_yMn_(2-y)O_4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
    郑子山,唐子龙,张中太,沈万慈
    2001, 7(4):  433-438. 
    摘要 ( 2352 )   PDF (323KB) ( 1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工艺 ,将铝和锂混合掺入到主尖晶石相锰酸锂中 ,研究不同掺杂铝量对材料的初始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时掺杂铝锂的材料要比单独掺杂铝或锂的循环稳定性好 .利用扫描电镜、粉末X_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材料形貌及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掺杂铝锂材料颗粒细小、分布均匀 ,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 ,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初始容量达 119mAh/g ,循环 2 0 0次后容量仍然保持在 10 6mAh/g
    铅镧和铅钐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生长的阳极膜性质的研究
    柳厚田,杨春晓,梁海河,杨炯,周伟舫
    2001, 7(4):  439-444. 
    摘要 ( 2146 )   PDF (245KB) ( 1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交流伏安法和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Pb ,Pb 1.0at%La和Pb 1.0at%Sm电极在硫酸溶液中以 0 .9V(vs .Hg/Hg2 SO4 )生长的阳极Pb(Ⅱ )膜增长率和膜的阻抗实部变化 ,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在 0 .6~ 1.6V(vs.Hg/Hg2 SO4 )间的循环伏安特性 ,结果表明 :在铅中添加Sm有利于抑制铅的阳极腐蚀和降低阳极Pb(Ⅱ )膜的阻抗 ,La亦可降低阳极Pb(Ⅱ )膜的阻抗 ,但其作用不如Sm明显
    恒电位阶跃法研究贮氢合金MlNi_(3.75)Co_(0.65)Mn_(0.4)Al_(0.2)中氢的扩散行为
    原鲜霞,徐乃欣
    2001, 7(4):  445-451. 
    摘要 ( 2555 )   PDF (280KB) ( 1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不同放电深度 (DOD)和不同温度下贮氢合金MlNi3.75Co0 .6 5Mn0 .4 Al0 .2 中氢的扩散行为 .结果表明 :室温下该合金中氢的扩散系数随DOD的增大而增大 ,在5 0 %DOD的该合金中 ,氢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扩散活化能为 19.87kJ/mol
    Pt及其修饰电极上甲醇吸附和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陈国良,陈声培,林珩,郑杏红,孙世刚
    2001, 7(4):  452-458. 
    摘要 ( 2277 )   PDF (133KB) ( 17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 )研究了 0 .1mol·L- 1H2 SO4 溶液中甲醇在Pt电极和以Sb ,S不可逆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 .结果表明甲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 ,可显著提高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 .与Pt电极相比较 ,Sb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甲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 0 .13V .相反 ,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 ,抑制了甲醇的电氧化 .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钢在中国北部海区海泥中的腐蚀
    郭公玉,张经磊,侯保荣,杨芳英
    2001, 7(4):  459-464. 
    摘要 ( 2242 )   PDF (241KB) ( 1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青岛海区以及渤海南部的埕岛海区进行了A3钢、16Mn钢、2 0 #钢及Z向钢的实海滩涂埋片实验、埕岛海区的海泥属于砂质泥类型 ,青岛海区为海沙、埋片方式分为单独埋片和电连接埋片两种方式 ,三年的实验结果表明 :对同一种钢材而言 ,海沙中的腐蚀速度高于海泥中的腐蚀速度 ;单独埋片的腐蚀速度高于电连接埋片的腐蚀速度 ,但两者相差不大 ;钢材短期实验的腐蚀速度要高于长期实验中的腐蚀速度 ,而以海沙中最为明显
    新型电活性聚(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的电化学合成
    苏育志,饶燕雯,杨熠,陈梅冰,邱银玲,章永化,龚克成
    2001, 7(4):  465-471. 
    摘要 ( 2302 )   PDF (281KB) ( 1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Pt电极上 ,LiClO4 和不同酸的乙腈 /四氢呋喃溶液中 ,通过动电位连续扫描法合成了新型电活性聚 (2 ,2’ -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 (PDAPD) ,研究了电解质LiClO4 及不同酸 (HCl、CF3COOH、CCl3COOH、CH3COOH)的浓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浓度为 0 .1mol/L的LiClO4 及浓度在 0 .0 5~ 0 .5mol/L之间的HCl是获得高电活性的聚合物导电膜的最佳实验条件
    缓蚀剂对船用钢在潮湿大气中的防蚀研究
    赵永韬,吴建华,王佳
    2001, 7(4):  472-479. 
    摘要 ( 2400 )   PDF (313KB) ( 1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 90 7A钢在海水的潮湿大气环境和表面覆有薄层缓蚀剂液膜状态下其腐蚀受抑制的情况 ,利用恒电量仪连接ACM控头 ,监测其腐蚀状态 ,结合电化学阻抗谱 (EIS)的测量 ,探讨 90 7A钢在薄层缓蚀剂液膜下的腐蚀受到抑制机理 .结果表明 :此时大气腐蚀反应已转变为阳极过程控制占优势 ,在浸润后期的EIS呈现出由腐蚀介质扩散和电化学放电混合控制特征 ,如果利用恒电量激励下的等效电路模型解析 ,则可以更清楚地获知薄层缓蚀剂液膜下金属表面膜层的信息
    铜在氨水介质铁氰化钾抛光液中CMP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胡岳华,何捍卫,黄可龙
    2001, 7(4):  480-486. 
    摘要 ( 2726 )   PDF (131KB) ( 1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介质浓度 (包括pH值 )和成膜剂浓度对铜表面成膜及铜抛光过程的影响 ,探讨了成膜厚度及其致密性与抛光压力、抛光转速的关系 ,考察了压力及转速对抛光过程的作用 ,找出影响抛光过程及抛光速率的电化学变量 .用腐蚀电位及腐蚀电流密度的变化解释了抛光过程的电化学机理 ,通过成膜速率及除膜速率的对比得出了抛光过程的控制条件 .证明了在氨水溶液介质中、以铁氰化钾为成膜剂、纳米γ -Al2 O3为磨粒的抛光液配方是可行的 ,其抛光控制条件为压力 10psi、转速 30 0r/min
    芦荟大黄素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林新华,黄丽英,陈伟,罗红斌,邱彬,李春艳
    2001, 7(4):  487-493. 
    摘要 ( 2368 )   PDF (272KB) ( 1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在以 0 .1mol/LHAc (pH 2 .89)为支持电解质 ,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转移过程 ,其峰电流Ip 和峰电位Ep 与溶液 pH值有关 .同时还建立了用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含量的新方法 .在 - 0 .80V(vs.SCE)电位下富集 ,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 ,峰电位Ep 为 - 0 .38V ,峰电流Ip 与芦荟大黄素的浓度在 2 .0× 10 - 7~ 8.0× 10 - 6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1.0× 10 - 7mol/L .该法用于含有芦荟大黄素体系的测定 ,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LD-2复合缓蚀剂对海水介质混凝土中钢筋阻锈作用研究
    杜荣归, 王周成, 黄若双, 胡融刚, 赵冰, 谭建光, 林昌健
    2001, 7(4):  494-500. 
    摘要 ( 2422 )   PDF (281KB) ( 10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电化学检测技术和海水浸泡试验等方法 ,观测和研究了经筛选研制的LD_2复合缓蚀剂对海水介质中钢筋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考察和评价了复合缓蚀剂对钢筋的阻锈作用 .结果表明 ,LD_2复合缓蚀剂主要起阳极型缓蚀剂作用 .在海水中加入 2 5 g·L- 1复合缓蚀剂后 ,钢筋的腐蚀电位提高约 0 .2 2 0V ,腐蚀电流降低至未加缓蚀剂的 1% ,缓蚀效率达 99% .钢筋混凝土试样在海水中浸泡 2年 ,表明混凝土中加入占水泥重量 1.0 %~ 2 .5 %LD_2复合缓蚀剂时 ,能有效阻止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
    倒相法制备多孔PVDF薄膜的条件探索
    任旭梅, 吴锋, 白莹, 李汉军, 黄学杰
    2001, 7(4):  501-505. 
    摘要 ( 2658 )   PDF (237KB) ( 3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倒相法制备了适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PVDF多孔隔膜材料 ,通过改变聚合物与溶剂、非溶剂之间的配比 ;控制温度、溶剂挥发速率、在非溶剂浴中的时间等条件 ,得到了一系列多孔PVDF薄膜 ,研究了涂敷溶液中溶剂与非溶剂的浓度对PVDF多孔膜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索引
    周剑章 ,杨琦琴
    2001, 7(4):  507-512. 
    摘要 ( 1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索引
    2001, 7(4):  524-528. 
    摘要 ( 16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