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电化学(中英文)》期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作者中心
征稿简则
论文范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出版伦理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登录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锂嵌碳的磁共振研究
周晓荣, 杜振明, 庄林, 陆君涛
2003, 9(1): 1-8.
摘要
(
2353
)
PDF
(239KB) (
15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综述了十数年来电子自旋共振(ESR)和7Li核磁共振(7Li-NMR)技术用于锂嵌碳研究的进展.ESR研究发现锂嵌碳材料中存在两种电子自旋.一种来自碳材料中的载流子电子,称为Pauli自旋.从Pauli自旋的ESR强度可推算给定锂嵌碳样品的电子态密度曲线,并进而计算能带模型机理对该样品嵌锂容量的贡献.另一种来自局域化自旋,即Curie自旋,其与嵌锂位置的关系尚不清楚.7Li-NMR测试已发现几个不同的谱峰,其峰位和强度随碳样品性质和嵌锂深度而异.一般认为,45±5×10-6(即ppm,下同)处的NMR谱线源于深度嵌锂(在LixC6中x=0.5~1)石墨化结构中的Li+,属于Knight位移;而明显小于45×10-6的谱峰则可能是来自碳材料中石墨化微结构中低浓度Li+的Knight位移,也可能是于无序微结构中共价结合的Li的化学位移.ESR与7Li-NMR在研究锂嵌碳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联合应用此两技术可望对深入认识锂嵌碳材料的构效关系作出新贡献.
LiFePO_4新型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施志聪, 李晨, 杨勇
2003, 9(1): 9-14.
摘要
(
2928
)
PDF
(370KB) (
2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固相反应结合高速球磨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LiFePO4,并对该材料进行碳包覆处理;采用XRD、SEM、元素分析以及价态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表明,LiFePO4具有3.4V的放电电压平台,而且包覆碳后的磷酸铁锂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147mAh/g,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容量只衰减9.5%.
高铁酸钾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永龙, 周宁, 叶世海, 高学平, 吴锋, 周作祥, 宋德瑛
2003, 9(1): 15-18.
摘要
(
2372
)
PDF
(138KB) (
2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铁酸钾的合成,表征和电化学性质.用次氯酸钾与硝酸铁于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高铁酸钾粗品,重结晶后成纯度大于97%的产品,用XRD和FTIR等方法对高铁酸钾进行表征和分析.初步研究了K2FeO4/Li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Ni_(0.67)Mg_(0.33)O贮锂性能的研究
黄镇财, 陈茂惠, 吴国涛, 尤金跨, 林祖赓
2003, 9(1): 19-22.
摘要
(
2149
)
PDF
(280KB) (
10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Mg-O及作为对照物的NiO样品,研究了其电化学嵌锂性能,并对样品进行了XRD结构表征,Rietveld精化以及贮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Mg-O电极由于Mg的掺入而抑制了其中Ni2+的还原,导致材料的比容量降低.但同时又因该样品形成均一的固溶体使得NiO分散效果较好,从而改善其循环性能.
联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保护剂的研究
肖利芬, 艾新平, 曹余良, 杨汉西
2003, 9(1): 23-29.
摘要
(
2584
)
PDF
(235KB) (
2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联苯在高电压下的电聚合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实验表明,于电解液中加入的联苯可在4.5~4.75V(相对于Li/Li+)下发生氧化电聚合反应,生成的导电聚合物可使过充的电池自动放电至更安全的充电状态.同时,电聚合产物使电池内阻升高、内压增大,从而提高了与其联用的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在正常充放电状态下,联苯的加入基本不影响电池的综合电性能.
ZnO-聚苯胺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席燕燕, 黄怀国, 郑志新, 董平, 周剑章, 吴玲玲, 林仲华
2003, 9(1): 30-35.
摘要
(
2324
)
PDF
(360KB) (
1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Au膜、聚苯胺膜(PANI)和I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ZnO纳米微粒膜,初步研究了该微粒膜的形貌,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质.结果表明,PANI的孔洞结构抑制了ZnO颗粒的团聚,因此,ZnO-PANI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相对于ZnO-Au微粒膜有一定程度的蓝移.光电流谱研究同时表明,ZnO-聚苯胺复合膜有望在光电化学方面得到应用.
化学镀非晶态Ni-P和Ni-B合金在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王徐承, 王卫江, 柳厚田, 郁祖湛
2003, 9(1): 36-40.
摘要
(
2409
)
PDF
(259KB) (
1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量方法分别研究了化学镀Ni-P和Ni-B合金电极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分析探讨了Ni,Ni-P和Ni-B合金三者在上述H2SO4溶液中其开路电位和阳极溶解特性差异的可能原因.
微波场溶液电导率的现场测定(英文)
苏永庆, 刘纯鹏
2003, 9(1): 41-46.
摘要
(
2406
)
PDF
(166KB) (
1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场测定了溶液在微波场和非微波场中的电导率~温度函数,结果表明在微波场与非微波场中溶液的电导率(Lw)随温度的变化可分别用方程Lw=a′+b′T+c′T2和Ln=a+bT+cT2表述,类似于非微波场中的溶液电导率,而Lw和Ln两者的关系则可表示为lnLw=A+BLn+CL2n。以上a,b,c,…A,B,C等皆为经验系数。
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过程的EQCM研究
林珩, 陈声培, 林进妹, 林爱兰, 陈国良
2003, 9(1): 47-53.
摘要
(
2525
)
PDF
(365KB) (
29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的结果分析,可认为正向电位扫描时氢区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则是由于水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进一步推算出水在双电层区是以低放电吸附形式出现的,1molPt原子和水分子只发生0.054mol的电荷转移.本文结果可为认识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铁铬合金空蚀过程的研究
白霞, 孙冬柏, 俞宏英, 孟惠明, 李辉勤, 樊自拴
2003, 9(1): 54-59.
摘要
(
2195
)
PDF
(353KB) (
1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4种铁铬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体系中的空泡腐蚀行为.重点考察合金性能及空泡作用区的相对面积对合金空蚀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空蚀损失量随空泡作用区与非空泡作用区表面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合金的耐蚀性和机械性能同时影响其空蚀损失量.
5083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及活性氯影响研究
王洪仁, 吴建华, 王均涛, 王虹斌, 方志刚
2003, 9(1): 60-65.
摘要
(
2420
)
PDF
(288KB) (
26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动电位极化、循环极化和全浸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5083铝合金在静止海水中的腐蚀电化学性能以及活性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设置的防污活性氯浓度范围(0.2~0.5mg/L)内,活性氯对铝合金的阴极和阳极电化学极化以及腐蚀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并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点蚀能力,海水的pH值对铝合金的腐蚀具有显著的影响.该研究为海水中5083铝合金的防腐防污提供了依据.
活性氯在316L不锈钢电极表面的阴极行为研究
于辉, 孙明先, 马焱, 王晓滨
2003, 9(1): 66-70.
摘要
(
2411
)
PDF
(307KB) (
1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活性氯在3.5%NaCl溶液中316L不锈钢电极表面的阴极还原反应及其反应机制.实验表明,随着溶液中活性氯浓度的增加,316L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正移,阴极反应的极限扩散电流明显增大,说明活性氯对316L不锈钢电极表面的两个阴极反应,即HClO还原和ClO-还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确定了产生这两个还原反应的电位范围,并进一步探索了该还原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
抗菌耐蚀性功能复合镀层(Ag)-Ni/Cr的开发研究
赵亚萍, 王锦华, 印仁和, 郑金, 余乐书
2003, 9(1): 71-75.
摘要
(
2364
)
PDF
(250KB) (
1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正交试验法,在优化电镀工艺条件基础上,开发并研制了一种新型金属表面功能材料(Ag)-Ni/Cr复合镀层,并分别利用菌落计数法和交流阻抗法比较镀层抗菌和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该镀层具有抗菌性和耐蚀性兼顾的特点,极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LiNi_(0.8)Co_(0.2)O_2的络合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刘景, 温兆银, 顾中华, 朱修剑, 林祖纕
2003, 9(1): 76-80.
摘要
(
2297
)
PDF
(336KB) (
2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络合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粉体,该合成材料结晶良好,层状结构发育完善.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其电化学性能与LiNi0.8Co0.2O2粉体的合成温度有关,其中以900℃下合成得到的材料性能最优:第1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2mAh/g,循环30次后可逆比容量仍高达122mAh/g,容量损失为14.5%.文中对容量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聚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对硅表面无电沉积Ag膜光滑作用研究
佟浩, 乔志清, 景粉宁, 李梦柯, 王春明
2003, 9(1): 81-86.
摘要
(
2289
)
PDF
(365KB) (
14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开路电位~时间谱技术,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2000,6000,20000对硅(100)表面无电沉积银膜的光滑作用.实验表明硅(100)表面无电沉积银的光滑程度以及镀层的质量均随聚乙二醇聚合度的增加而变好.
锂离子电池中SnCu_x/CMS复合材料的制备
刘宇, 解晶莹, 杨军, 王可, 王保峰
2003, 9(1): 87-92.
摘要
(
2389
)
PDF
(354KB) (
1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亚微米SnCux合金颗粒分布于中间相碳微球(CMS)载体表面构成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其制备的电极可逆比容量390mAhg-1,相对单纯CMS电极提高26%;第二次循环后电极充放电效率接近100%,循环30次后容量衰减率低于5%.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受合金含量、合金颗粒与载体间的结合强度,合金颗粒在载体表面的分布均匀程度,以及合金颗粒尺寸等因素影响.该类复合材料可用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负极.
从废铁屑电解制备纯铁及其腐蚀特性
曹为民, 印仁和, 严惠根, 叶志强
2003, 9(1): 93-97.
摘要
(
2211
)
PDF
(261KB) (
13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工业废铁屑作原料制备高纯度电解铁,并优化了在氯化物溶液中的电解工艺条件,所得样品纯度最高可达到99.983%.通过SEM断面形貌观察,该电解铁样品非常致密.交流阻抗及腐蚀速率测定表明,电解铁的纯度越高,其耐腐蚀性能越好.
电生成Fenton试剂及其对染料降解脱色的研究
郑曦, 陈日耀, 兰瑞芳, 陈晓, 陈震
2003, 9(1): 98-103.
摘要
(
2643
)
PDF
(333KB) (
15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可溶性铁为阳极,多孔石墨电极为阴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通电后,铁从阳极溶解生成二价亚铁离子Fe2+,氧在阴极上还原为过氧化氢H2O2,于电解现场发生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即Fenton试剂.在低电流密度(10mA/cm2)下,可有效地抑制阴、阳两极副反应的发生,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浓度足以有效地进行染料废水的降解与脱色,脱色率达100%,CODcr去除率达80%.
Cd(Ⅱ)在DMSO中的电还原及其与香豆素衍生物的配位作用
宋继国, 宋化灿, 杨绮琴, 陈义文, 许遵乐
2003, 9(1): 104-107.
摘要
(
2291
)
PDF
(277KB) (
1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容易脱水的对甲苯磺酸镉,首次用于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研究.Cd( )在Cd(p-CH3C6H4SO3)2+TBAP+DMSO中Pt电极上还原时,首先出现镉的欠电位沉积,然后电沉积镉.4-甲基-7-羟基香豆素、3-氨基香豆素与镉离子配位,使镉离子的还原电位向负方移动.
第十二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通知
2003, 9(1): 108-108.
摘要
(
1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索引
周剑章
2003, 9(1): 109-115.
摘要
(
15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告合作
更多>>
文章选辑
更多>>
公益讲座
更多>>
讲座PPT分享
第五期:电化学基础与发展
第四期: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
第三期:电化学制造专场
第二期:燃料电池专场
第一期:锂离子电池专场
新闻公告
更多>>
《电化学(中英文)》(Journal of Electr...
第五届电化学期刊优秀论文奖评奖结果
泪别先生!沉痛悼念田昭武院士!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电化学(中英文...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结果公布
AAAS等多家国内外科技新闻媒体报道“电化学十大科学问题...
吴浩青院士诞辰110周年: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
田昭武:坚持科学创新,做大人生的“价值”
大奖等你!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正式启动
《电化学》期刊编委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2023年、202...
会议信息
更多>>
中国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J. Electroch...
首届电化学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电化学》青年编委会会议在厦门...
“强刊兴学”电化学专委会会刊《电化学》推进会在京召开
《电化学》期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成功召开
第一届原位电化学显微分析论坛在厦成功召开
首届全国高端制造电子电镀论坛(FEPAM-2022)在厦...
友情链接
更多>>
厦门大学
中国化学会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亿纬锂能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扫一扫,欢迎关注《电化学》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