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期刊公益系列讲座”议程
一、线上讲座简介:
当前,电化学在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和生物医学技术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特别是化石能源日趋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电化学能源(电化学储能和能量转换)以其高效率、无污染的特点,在化石能源优化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开发,和电动交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出版的学科发展态势评估系列研究报告《化学十年:中国与世界》和中国化学2015年《学科发展报告》统计,在2001-2010的十年中中国的电化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不仅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率在化学十个学科中最高,而且论文的影响力也居十个化学分支学科之首。虽然最近十多年来电化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入,仍在基础理论方法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能源、环境等)、学科交叉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本次电化学期刊公益大讲坛《电化学》期刊主编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常务副主编厦门大学林昌健教授共同组织邀请,获得期刊副主编中科院化学所万立骏院士,武汉大学艾新平教授,复旦大学蔡文斌教授,厦门大学程俊教授鼎力支持。特邀15位专家,分5期,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从电化学的应用研究(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制造)到现代电化学测量方法凝练到电化学基础与发展,自上而下,对基础进行规范,对前沿进行引领。
二、活动规划:
活动时间:第一期安排在5月23日星期六下午14:00~17:00;第二期安排在5月30日星期六下午14:00~17:00;第三期安排在6月6日星期六下午14:00~17:00;第四期安排在6月13日星期六下午14:00~17:00;第五期安排在6月20日星期六下午14:00~17:00。
直播平台:建议安排在Bilibili直播平台(直播号“电化学期刊”, UID:527216506)
报告规划:每场活动安排1位学术主持人+3位报告嘉宾,国内外嘉宾不限!每位嘉宾45min报告+10min提问互动。
报告主题和报告人
第一期:锂离子电池
负责人:艾新平教授
报告人:艾新平教授(武汉大学)
郭玉国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
夏定国教授(北京大学)
学术主持人:陈立桅研究员(苏州纳米所)
第二期:燃料电池
负责人:邢巍研究员
报告人:邢巍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章俊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徐维林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学术主持人:葛君杰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第三期:电化学制造
负责人:林昌健教授
报告人:林昌健教授(厦门大学)
李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詹东平教授(厦门大学)
学术主持人:孙世刚院士(厦门大学)
第四期: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
负责人:蔡文斌教授
报告人:蔡文斌教授(复旦大学)
毛秉伟教授(厦门大学)
彭章泉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学术主持人:蒋昆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第五期:电化学基础与发展
负责人:庄林教授
报告人:庄林教授(武汉大学)
陈胜利教授(武汉大学)
程俊教授(厦门大学)
学术主持人:任斌教授(厦门大学)
三、议程安排
第一期 锂离子电池 |
嘉 宾 |
单 位 |
报告题目 |
学术主持人 |
艾新平 |
武汉大学 |
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及改善技术 |
陈立桅 |
|
郭玉国 |
中科院化学所 |
硅基负极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 |
||
夏定国 |
北京大学 |
富锂正极材料的过去、现在与发展 |
||
|
||||
5月30日星期六 第二期 燃料电池 |
邢 巍 |
长春应化所 |
氢能社会与燃料电池 |
葛君杰 |
章俊良 |
上海交通大学 |
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
||
徐维林 |
长春应化所 |
燃料电池低/非铂电催化剂基础与应用研究 |
||
|
|
|||
6月6日星期六 第三期 电化学制造 |
林昌健 |
厦门大学 |
金属局部腐蚀的空间分辨电化学研究 |
孙世刚 |
李 明 |
上海交通大学 |
高端电子制造中的电子电镀技术 |
||
詹东平 |
厦门大学 |
电化学微纳加工 |
||
|
|
|||
6月13日星期六 第四期 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 |
蔡文斌 |
复旦大学 |
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之原位红外光谱 |
蒋昆 |
毛秉伟 |
厦门大学 |
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术:原理和应用 |
||
彭章泉 |
长春应化所 |
电化学质谱研究方法:原理和应用 |
||
|
|
|||
6月20日星期六 第五期 电化学基础与发展 |
庄 林 |
武汉大学 |
界面电化学(具体待定) |
任斌 |
陈胜利 |
武汉大学 |
电化学动力学(具体待定) |
||
程俊 |
厦门大学 |
计算电化学(具体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