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育荣, 张淼, 于彦会, 刘亚琳, 李静, 史晓东, 康振烨, 吴道雄, 饶鹏, 梁颖, 田新龙. 局域电场耦合Cl−固定策略提升海水氧还原反应性能[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9): 2504132-. |
[2] |
兰畅, 柏景森, 关欣, 王烁, 张楠淑, 程雨晴, 陶金晶, 楚宇逸, 肖梅玲, 刘长鹏, 邢巍. 协同硼掺杂显著提升Co-N-C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活性[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9): 2506181-. |
[3] |
秦愷池, 霍孟田, 梁宇, 朱思远, 邢子豪, 常进法.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C-C键活化及C1途径选择性调控的研究进展与挑战[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8): 2515002-. |
[4] |
秦永吉, 杨净泉, 王昊, 练美玲, 贾沛沛, 罗俊, 刘熙俊, 刘军枫. 调控氧化石墨烯添加量以增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材料的电容储能性能[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7): 2503101-. |
[5] |
苏章菲, 陈爱成, Jacek Lipkowski. 金电极表面有序分子膜的电化学原位偏振调制红外反射光谱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6): 2417003-. |
[6] |
邓豪, 刘佳, 侯中军. 介孔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与传输阻力仿真分析[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5): 2514001-. |
[7] |
Muhammad Abdul Qadeer, Iqra Fareed, Asif Hussain, Muhammad Asim Farid, Sadia Nazir, Faheem K. Butt, 邹吉军, Muhammad Tahir, Shangfeng Du. 用于光催化和电化学应用的纳米结构石墨氮化碳[J]. 电化学(中英文), 2025, 31(1): 2416001-. |
[8] |
高梦婷, 卫莹, 霍雪萌, 朱文洁, 刘箐箐, 强晋源, 刘婉婉, 王颖, 李旭, 黄剑锋, 冯永强. 氮掺杂碳纳米管上钴和钌位点之间的电子通信促进碱性析氢反应[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9): 2403081-. |
[9] |
王昱喆, 蒋卓良, 温波, 黄耀辉, 李福军. 锂氧电池中钌基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8): 2314004-. |
[10] |
陈发东, 谢卓洋, 李孟婷, 陈四国, 丁炜, 李莉, 李静, 魏子栋. 系列综述(1/4):重庆大学魏子栋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能源转换方面的研究进展:燃料电池高性能氧还原催化剂[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7): 2314007-. |
[11] |
丁伟杰, 杨春晖, 冯钟涛, 陆仕荣, 程旭. 钯催化电化学烯丙位4-吡啶化反应中的配体作用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5): 2313003-. |
[12] |
揭亮华, 徐海超. 电催化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环丙烷化反应[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4): 2313001-. |
[13] |
崔苗苗, 韩联欢, 曾兰平, 郭佳瑶, 宋维英, 刘川, 吴元菲, 罗世翊, 刘云华, 詹东平. 单层石墨烯微米尺度图案化和功能化:调控电子传输特性[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3): 2305251-. |
[14] |
李申宙, 林子杰, 陈麒安, 蔡钊, 李箐. 电化学方法诱导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提高氢氧化反应催化剂的CO耐受性[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12): 2404121-. |
[15] |
万紫轩, Aidar Kuchkaev, Dmitry Yakhvarov, 康雄武. 单分散Cu-TCPP/Cu2O杂化微球:一种具有优异电还原CO2产C2性能的级联电催化剂[J]. 电化学(中英文), 2024, 30(1): 2303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