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中英文) ›› 2023, Vol. 29 ›› Issue (3): 2217008. doi: 10.13208/j.electrochem.2217008
所属专题: “下一代二次电池”专题文章
贾欢欢a, 胡晨吉a, 张熠霄a, 陈立桅a,b,c,*()
Huan-Huan Jiaa, Chen-Ji Hua, Yi-Xiao Zhanga, Li-Wei Chena,b,c,*()
摘要:
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67 Wh·kg-1),且其实际能量密度最高可达600 Wh·kg-1。然而,液态体系的Li-S电池和传统锂电池一样存在着安全隐患。用固态电解质取代电解液有望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在近二十年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固态锂硫电池来说,除了由于正极材料本身的不同带来的转化机制上的差别,固态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会显著影响其电化学行为。这篇综述分类讨论了已报道的不同固态锂硫电池体系在性能上的优缺点及其中主要的失效机制,对其能量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的原因及改善电池综合性能的策略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从固态锂硫电池微观机制到全电池水平的工程化设计提供全面的理解,推动固态锂硫电池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