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胜, 雷瑛, 时康, . 电化学诱导聚合甲基丙烯酸膜及葡萄糖酶电极制备[J]. 电化学(中英文), 2009, 15(3): 255-259. |
[2] |
董飒英, 王洪仁, 高玉柱, 陈光章, 吕鸣祥, 田波义. 酶/酶免疫电极最佳制备方式的确定及其微观分析[J]. 电化学(中英文), 2002, 8(1): 66-72. |
[3] |
董飒英, 赵广宇, 高玉柱, 陈光章, 吕鸣祥. 生物电极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2001, 7(3): 372-376. |
[4] |
颜流水, 魏洽, 王承宜, 史蓉蓉, 马晓通. 电聚吡咯固定化酪氨酸酶电极的制备及性能[J].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2): 222-226. |
[5] |
朱侃, 吴辉煌. 甘氨酸为络合剂时钯和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化学共沉积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2000, 6(2): 157-162. |
[6] |
查全性, 陈剑, 刘佩芳. 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改善电流型酶电极的输出性能[J]. 电化学(中英文), 1997, 3(1): 10-10. |
[7] |
陈剑, 查全性. 采用粉末电极技术改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抗干扰性能[J]. 电化学(中英文), 1996, 2(3): 262-273. |
[8] |
魏东, 吴辉煌. 辣根过氧化物酶/聚邻苯二胺膜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1995, 1(2): 186-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