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中英文) ›› 2016, Vol. 22 ›› Issue (2): 157-163. doi: 10.13208/j.electrochem.151142
• 燃料电池电化学催化与催化剂近期研究专辑(重庆大学 魏子栋教授主编) • 上一篇 下一篇
孙崇云,李忠芳*,卢雪伟,钟西站,刘玉荣
SUN Chong-yun,LI Zhong-fang*,LU Xue-wei,ZHONG Xi-zhan,LIU Yu-rong
摘要:
以煤焦油沥青为碳源,纳米Fe(OH)3为模板制备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类多孔碳材料,通过测试氧还原性能,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物煤沥青,纳米Fe(OH)3,KOH的质量配比为6:8:4,热解温度为800 ℃. 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孔结构且分布均匀. 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产品具有泡沫状的多孔结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该产品具有多层的三维石墨烯结构. X射线衍射(XRD)数据表明,在29o位置出现的衍射峰是多层石墨烯结构,42o位置的衍射峰表明,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石墨化. 由拉曼光谱结果计算IG与I2D的比值表明产品为多层石墨烯结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检测到的C元素含量约为88.7%,主要包含C-C键,图谱中未发现铁元素的存在,证明纳米Fe(OH)3模板已被洗净. 根据比表面积测定(BET)可知,多孔碳的比表面积为2040 m2•g-1,孔径集中分布在10~400 nm,这与TEM测试得到的结果一致. 在0.1 mol•L-1 KOH中进行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起始还原电位为0 V (vs. Hg/HgO),电子转移数为3.58。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三维石墨烯类多孔碳具有良好的催化氧还原性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