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立群, 温义奎, 关发龙, 翟科, 叶作彦, 王超. 移动阴极式掩膜电解加工微沟槽阵列均匀性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2021, 27(6): 658-670. |
[2] |
周紫晗, 吴蕴雯, 李明, 王溯. 3D NAND制程中选择性刻蚀工艺的SiO2回沾问题研究进展[J]. 电化学(中英文), 2021, 27(1): 26-34. |
[3] |
戴琬琳, 鲁志伟, 叶建山. 二次刻蚀聚酰亚胺负载CuxO纳米复合物薄膜电极用于葡萄糖的快速测定[J]. 电化学(中英文), 2019, 25(2): 260-269. |
[4] |
张雅琳,陈驰,邹亮亮,邹志青,杨辉. Fe-N共掺杂的碳纳米管串联空心球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J]. 电化学(中英文), 2018, 24(6): 726-732. |
[5] |
于金芝,连叶,张锦秋,杨培霞,安茂忠. 激光刻蚀模板中电沉积特殊结构CIGS薄膜[J]. 电化学(中英文), 2018, 24(1): 4-12. |
[6] |
陈丁琼, 杨阳, 李秋丽,赵金保.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J]. 电化学(中英文), 2016, 22(5): 489-498. |
[7] |
李纯莉,杨 广,张 平,江志裕. 石墨烯/多孔纳米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J]. 电化学(中英文), 2015, 21(6): 572-576. |
[8] |
范庆国,叶志国*,孟惠民,卢春民. 刻蚀剂对IrO2-MnO2阳极纳米涂层表面形貌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 电化学(中英文), 2015, 21(1): 91-96. |
[9] |
郝世吉,李纯莉,朱凱,张平,江志裕*. 酸浸蚀Al-Si合金制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多孔硅负极材料[J]. 电化学(中英文), 2014, 20(1): 1-4. |
[10] |
孙文, 樊海涛, 张大霄, 胡冬洁, 周勇亮. 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胶软印章的电化学纳米加工(英文)[J]. 电化学(中英文), 2013, 19(3): 262-266. |
[11] |
徐欣欣, 杨军, . 硅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特性[J]. 电化学(中英文), 2009, 15(1): 47-51. |
[12] |
陈兰莉, 周甫方, 翟保改, 黄远明, . 多孔硅薄膜上铜微晶的形成[J]. 电化学(中英文), 2008, 14(3): 284-287. |
[13] |
张润香, 张玉龙, 林华水, . ICP刻蚀硅模板用于PDMS规则超疏水表面的制作[J]. 电化学(中英文), 2007, 13(3): 264-268. |
[14] |
杨亚军, 李清山, 刘宪云, 张宁, 赵波, 郑学刚, 石明吉, 陈达, 王璟璟, . 多孔硅制备条件对其电致发光特性的影响[J]. 电化学(中英文), 2006, 12(2): 210-213. |
[15] |
冯绍彬, 商士波, 冯丽婷. 焦磷酸盐电镀铜初始过程研究[J]. 电化学(中英文), 2005, 11(2): 228-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