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中英文) ›› 2013, Vol. 19 ›› Issue (5): 460-471. doi: 10.61558/2993-074X.2137
• 环境电化学近期研究专辑(吉林大学 林海波教授主编) • 上一篇 下一篇
TRABELSI SOUISSI Souhaila1,2, OTURAN Nihal1, BELLAKHAL Nizar2,3, OTURAN Mehmet A.1*
TRABELSI SOUISSI Souhaila1,2, OTURAN Nihal1, BELLAKHAL Nizar2,3, OTURAN Mehmet A.1*
摘要: 采用碳毡阴极和铂阳极的电芬顿工艺研究了喹啉模型分子8-羟基喹啉硫酸盐(8-HQS)在水溶液介质中的降解行为. 由于电化学诱导芬顿药剂(H2O2,Fe2+)产生大量的羟基活性基(OH),成为与有机物发生反应直到有机物完全矿化的强有力氧化剂,因此,电芬顿工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水溶液介质中8-HQS降解的操作参数. 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8-HQS的初始浓度是影响降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8-HQS浓度随着电解时间而减少,说明8-HQS的氧化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通过竞争动力学方法确定的由OH引起8-HQS氧化的绝对反应速度常数为1.62×109 mol-1·L·s-1. 通过Doehlert 矩阵研究了8-HQS矿化的最佳实验参数,由此确定最佳条件下电芬顿工艺能导致8-HQS在水溶液中的准完全矿化(总有机成分去除率95%). 对8-HQS水溶液的处理,使得8-HQS矿化前的最终产物为短链羧酸. 同时研究了电芬顿处理中短链羧酸的演变行为. 溶液毒性演变的跟踪研究发现,中间产物的毒性比8-HQS强,但溶液的毒性在中间产物矿化后可以完全消除.
中图分类号: